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护士对护理岗位的理解_蒋蓉 投稿:方踐踑 XX

发布时间:2016-12-02 18:26

  本文关键词: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_蒋蓉 投稿:方踐踑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5月第48卷第5期ChinJNurs,May2013,Vol48,No.5·419··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蒋蓉【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成效。方法温贤秀谢彩霞按照护士岗位管理要求分层设置护理岗位,制订与之相匹…

展会展览业务合作协议甲方:_______网乙方: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双方互助宣传达成如下一致条款:第一条:甲方的责任和义务1、甲方免费将其为乙方制作的展会宣传广告放在甲方网站展会频道的显著位置。2、甲方主动把乙方的展会…

2014年度检验科个人年终总结2014年,在医院领导和主任正确领导下,同事的帮助下,我们齐心协力,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结合科室的工作特质,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上积极主动,求真务实,踏实苦干,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能够…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5月第48卷第5期ChinJNurs,May2013,Vol48,No.5

·419·

·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

蒋蓉

【摘要】

目的

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成效。方法

温贤秀谢彩霞

按照护士岗位管理要求分层设置护理岗位,制订与之相匹配的培训、

考核及绩效分配方案并实施。收集实施岗位管理前后1年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离职率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实施后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急救药品器材管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较实

建立在临床护理岗位分级、岗位培

施前提高(P<0.01),预报压疮发生率、跌倒发生率、护理投诉较实施前降低(P<0.05)。结论训和绩效分配基础上的护士岗位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效能,促进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关键词】【Abstract】

护士;

人员管理,医院

Thepracticeofnursingpostmanagement/JIANGRong,,WENXian-xiu,XIECai-xia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ivenessofnursingpostmanagement.MethodsStratifiednursingpostswereset

inaccordancewiththerequirementsofnursingpostmanagement.Appropriateprogramsoftraining,assessment,andperformanceappraisalforalllevelsofnursingpostsweredevelopedandimplemented.Thequalityofcare,patientsatisfaction,nursingstaffsatisfactionandturnoverwereinvestigatedbeforeandaftertheimplementationofpostmanagement.Results

Afterthe

implementationofnursingpostmanagement,thequalityofintensivecare,basiccare,wardmanagement,managementofkeylinks,firstaidmedicineandequipmentmanagement,patientsatisfactionandnursingstaffsatisfaction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

(P<0.01).Theincidenceofforecastpressureulcer,fallsandcomplaintsdecreased(P<0.05).Conclusion

Onthebasisof

hierarchicalsetofnursingposts,jobtrainingandperformanceappraisal,theimplementationofnursingpostmanagementcanimprovemanagementefficiencyandprovidenewideasforthepracticeofhigh-qualitynursingcare.

【Keywords】

Nurses;PersonnelAdministration,Hospital

要求高。内科片区开放床位493张(含RICU床位6张、CCU床位

护士岗位管理是对所需岗位的类别和结构进行设置,并且按照岗位和聘用合同进行人员管理的过程[1],护士岗位管理是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必经过程,也是规范和深化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绩效考核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对于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护理学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9月,卫生部在110所优质护理重点联系医院中确立了23所医院开展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我院成为卫生部首批“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我院内科片区率先在全院试点。本文对我院内科片区临床护理岗位设置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思考,以期为各级医院开展和深化护士岗位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10张),护理单元13个(含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总数283名;大

专及以上学历占93.62%,中专学历占6.38%;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4.25%,中级职称占11.34%,初级职称占84.41%。设置护理岗位283个,其中临床护理岗位269个。

22.1

方法

以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实行临床护理岗位分级根据内科片区护理队伍的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关

注护士的持续成长”的理念,对现有的资源合理统筹规划,借鉴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护士分级的临床实践[2-3],将临床护理岗位设置为N0~N45个层级。5个层级的设置为护士职业生涯的规划奠定基础,为个人专业化的发展提供平台。N0级为新上岗护士,N1级为成长型护士,N2级为成熟型护士,N3级为专业领域型护士,N4级为专家型护士,每一层级的设置都有基本条件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

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四川省卫生厅

直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四川省急救中心所在地,除收治来自全省各地的急危重症患者外,还承担着全省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任务,护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3.05.012作者单位:610072

成都市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内

科(蒋蓉),护理部(温贤秀,谢彩霞)通信作者:温贤秀,E-mail:wxxjyc@sina.com

蒋蓉:女,本科(硕士在读),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E-mail:jhys700@

2.2建立与责任制整体护理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

以责任制整体护理为工作思路,建立岗位责任制,主要内

容包括工作概述、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工作关系、任职资格、工作质量标准等,并以此为标准严格落实。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能级对应原则,通过明确N0~N4各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的能级对应工作方式,从而理清了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明确了不同层级间工作任务的差别,工作质量考核依据更为客观具体,避免了因护士胜任力不足引起的护理

163.com2012-08-09收稿

·420·

表1

层级

基本条件工作1年以内工作1~5年护士;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5月第48卷第5期ChinJNurs,May2013,Vol48,No.5

临床护理人员分级与标准

能力要求

护士重点是疑难病例护理、护理专业发展动态、护理管理、科研及教学等,以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为目标。

N0N1

1.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护理工作2.一定的文字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1.正确的治疗处置能力

2.较好的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力

2.3.2培训方式

N0~N1级护士的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由护理部专人负责

组织培训;N2级护士除参加护理部组织的针对该层级的相关培训外,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则由各科室完成,同时还要参加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N3级护士的培训通过参与危重患者护理实践、科室质量管理、承担教学任务、外出进修学习、学术交流和院级培训等途径完成;N4级护士须通过疑难病例护理会诊及危急症患者抢救、开展护理新业务及新技术、承担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参加基层医院业务指导、参加高级护理实践或国内外专科护理会议等形式培训。

1~3年护师

3.具备发现问题能力

4.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重症患者护理能力

5.较好的文字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6.具备带教低层级护士及护生的能力

N2

工作5年以上护士;

1.良好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力

3年以上护师

2.3.3考核要求

各层级护士的考核前提必须以能胜任相应护理岗位工

2.具备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3.独立完成重症患者护理能力4.良好的文字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5.良好的计算机软件及网络运用能力6.有效参与护理科研及教学能力

N3

聘任主管护师且工作5年以上;聘任专科护士岗位

作为基准,N0~N1级护士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以机考方式现场答题,重点在于“三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考核是以培训中心实训与病房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束后,各级护士填写《护理人员培训手册》并由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1.通过循证解决本专科疑难护理问题能力

N2~N3级护士完成护理部每年1次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片区

组织的专科理论考试,参与科室质量控制,承担相应数量的理论讲课及护理查房,完成带教任务,除此之外,N3级护士还要参与科研课题或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N4级护士的考核侧重于完成一定数量的危重患者抢救、复杂的技术操作、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护理会诊、护理教学等,承担护理科研或开展护理高新技术研究。

2.独立完成疑难病症患者护理工作能力3.具有指导有效开展专科护理的能力4.良好的文字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5.一定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6.一定的组织管理及病房管理能力

N4聘任副主任护师以上

1.精通本专业业务,掌握本专科护理动态

2.独立完成高、新专科护理工作的能力3.较强的教学能力,能胜任本专科理论授课,组织护理查房

2.4改进基于岗位管理的护理工作绩效评价

根据各层级护士岗位职责的不同,按照所承担工作量、

工作风险、技术难易程度,以及护士完成工作的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设置权重系数,结合护士长评价、护士间评价、医生评价等进行考核。绩效考核百分权重为: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占

4.有效运用人文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5.较强的科研能力及成果应用能力6.较强的组织管理及病房管理能力

40%,工作风险占20%,满意度占30%,职称及工作年限占10%。

考核结果在科室内公开,保证其客观、真实并与绩效挂钩。岗位绩效工资的实行,改变了以往护士的绩效考核注重考试和论文,而非临床实践,使收入分配与岗位职责和临床工作业绩脱节的现象[4]。

安全隐患。各级护士在岗位责任制的要求下,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做到“岗位责任者做最合适的事”。

2.3构建适合护理专业发展需求的护士分层培训及考核方案高品质的护理依赖于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根据我院护理

人才梯队培养的要求,结合护士成长现状,制订内科片区《各级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实施方案》,将护士培训分为:新进护士岗前培训阶段(N0级)、护士规范化培训阶段(N0~N1级)、护士继续教育阶段(N2~N4级),加强护士分层培训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33.1

评价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统计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实施前(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

和实施后(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评价指标包括:①护理质量指标:采用我院自制的百分制护理质控标准进行评分,实施前后均采用同一标准。指标主要为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急救药品器材管理等,以及预报压疮、跌倒和护理投诉发生率。

2.3.1培训重点

N0级护士重点在于护士职业素养、医院规章制度、护理

服务理念、临床护理基本知识技能等的培训;N1级护士除三基知识的巩固学习外,还需在健康评估及评判性思维方面加以培养;N2级护士则要掌握专科技能、重症护理,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N3级护士培训重点在于个案护理、循证护理、质量管理、科研及教学基础知识等综合能力培养;N4级

②患者满意度指标: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

行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包括健康教育(15分)、服务态度(20分)、业务水平(30分)、满足需要的及时性(20分)、护患沟通(15分)5个维度,总分为100分。③护理人员职业认同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5月第48卷第5期ChinJNurs,May2013,Vol48,No.5

·421·

感指标:采用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护士离职率来评估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Chi-Square检验。

上,通过人员调配,科学合理地配备了各护理单元N0到N4各层级护士,从而使各护理单元都具有良好的集体岗位胜任能力。另外,在片区内设立机动护士3名,以备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支援。实践表明,实施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前后,基础护理质量有所提升,这与护士分层次管理将岗位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有机结合有关,与方芳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施雁等[11]做了相关的研究,结果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岗位管理实施前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护理文件书写简化为电子表格式,护士易掌握有关。王新刚等[12]发现,造成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对患者病情动态评估不足,对风险的预见性不够,这与护士的学识、资历、沟通能力直接相关。岗位管理实施后,护士的分层使用和各层级合理搭配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护理投诉、压疮和跌倒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从而为降低不良事件提供了可行性。

3.23.2.1

效果护理质量

将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内科片区13个护理单元实

施前后的主要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器材管理质量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投诉、预报压疮及跌倒发生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见表2、3。

3.2.2患者满意度

将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抽查实施前后各380例住院患

者的各项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3.2.3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后护士满意度

4.2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岗位管理实施后,内科片区患者满意

提高(P<0.05);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内科264名护士离职人数为6名,离职率为2.27%。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内科283名护士离职人数为4名,离职率为1.41%,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度上升。这可能与实施岗位管理后,护士的工作职责界定更加清晰明确,工作质量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促使各项护理工作特别是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等得到真正落实,更加注重护理细节和过程,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有关。各护理单元根据层级管理要求实施了分层排班,每班均有高层级护士在岗,低层级护士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向高层级护士请教,使患者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另外,不同层级护士负责分管不同病情危重程度的患者,给护士工作带来更大空间,护士的责任心得到加强。同样的结果在杨维[13]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

44.1

讨论

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护理人员结构配置和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

作的效率和质量[5],科学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确保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结局具有重要意义[6-9]。内科片区临床护理人员的岗位设置从保证病房护理工作和患者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对护士工作量和工作性质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

表2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

特一级护理

4.3临床护理岗位管理对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实施前后临床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比较(分,±s)

基础护理

病房管理

重点环节管理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

护理文件书写

97.8±0.3898.6±0.206.65<0.01

98.2±0.1698.3±0.180.03>0.05

98.4±0.2098.8±0.244.67<0.01

97.2±0.2798.6±0.305.33<0.01

97.9±0.1998.6±0.214.12<0.01

97.8±0.3299.0±0.359.17<0.01

t值P值

表3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

实施前后护理投诉、预报压疮、跌倒发生率比较

预报压疮发生率(%)

跌倒发生率(%)

n1325414468

投诉发生率(%)

0.0640.0144.56<0.05

0.0430.0013.97<0.05

0.0700.0203.94<0.05

χ值P值

2

表4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

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分,±s)

服务态度

健康教育

满足需要的及时性

护患沟通

n380380

业务水平

26.37±2.5228.12±2.38

9.62<0.01

17.21±1.2718.90±1.41

7.39<0.01

13.14±0.9214.32±0.94

5.36<0.01

16.68±1.9218.46±2.10

9.12<0.01

13.27±1.0114.30±1.07

7.32<0.01

t值P值

·422·

表5

时间实施前实施后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5月第48卷第5期ChinJNurs,May2013,Vol48,No.5

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离职率比较

n264283

满意度(%)

离职率(%)

的方式竞聘上岗,保证岗位聘任的公开透明与公平严肃。⑤聘后考核是保障:护理岗位竞聘后的管理和考核是稳步推进岗位管理的重要保障。需定期对聘用相应能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及工作业绩进行考评,其结果作为下一轮岗位竞聘的依据。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岗位管理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

94.6097.803.87<0.05

2.271.410.19>0.05

χ2值P值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多。然而,由于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超负荷的工作量、人际关系冲突及内心期望与实际差距所造成的职业压力,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离职率不断上升,致使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低。有研究[14]表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行为密切相关。护士对于工作氛围的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于目前从事的工作及角色缺乏目标和归属感,且经验型管理模式与护士是否有离职倾向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15];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护士的离职倾向明显相关,即护士感知到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程度越高,离职倾向越低[16]。本研究采用了护士满意度和离职率来反应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结果表明,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了,这与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用人机制,为护士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工作平台和向临床一线倾斜的绩效薪酬分配制度是密切相关的;离职率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发生率也有所下降。由此表明,我们正在实践的护理岗位管理给护士的职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目标,让护士找到了归属感,同时又改变了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上做出了科学的探索,从而得到了护士的认同,激励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和自我价值,大部分护士认为获得了职业成就感与认同感。

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中体会到,①领导重视是关键:岗位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需要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无论是方案的制订与实行,还是聘后的监管和考核,都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作为保障。我院由分管护理工作的院长牵头,护理部亲自负责此项工作,内科片区护士岗位管理的各项工作得以落实。②调研试点是基础:认真对内科片区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核实,对各护理单元的工作量、工作风险程度、人力资源结构等进行调研与分析,科学合理划分岗位类别、岗位等级,拟定岗位职数,并边实施边改进。③宣传培训为先行:内科片区通过召开片区岗位管理培训会、岗位管理实施经验交流会及下发岗位管理实施方案等,广为宣传动员。片区及科室还组织护士学习《护理岗位管理手册》,让每一名护理人员都能了解岗位管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实施程序与内涵,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与参与性。④公平公开是原则:遵循“因事设岗,以岗择人”的原则,护理人员实行岗位竞聘,在竞聘时做到同一级别护理人员用同一标准进行考量,采取自愿申请、公开演讲

要组成部分,它是促使优质护理工作深入推进及优质护理内涵深化的又一新举措,也是建立护理管理长效机制的助推剂。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是对现有护理管理体制的变革,需要护理人员用科学的实践观来积极探索,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开展专题讨论和研究,使之成为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提升护理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2]

丁菊梅.医院管理设置管理工作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0(9):70.嵇秀明,夏珊敏.我国台湾地区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概况及其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0):478-479.[3][4][5]

李雯.香港医院的护理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5,4(5):55-56.郭燕红.医院护理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医院,2011,150(12):2-4.高玲玲,张英华,张俊娥.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46-47.[6]

AikenLH,ClarkeSP,SloaneDM,etal.Hospitalnursestaffingandpa-tientmortality,nursebumout,andjobdissatisfaction[J].Joumalof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2002,228(16):1987-1993.

[7]BurkeRJ.Hospitalrestructuring,workload,andnursingstaffsatisfactionandworkexperiences[J].HealthCareManager,2003,22(2):99-107.ClarkeSP,SloaneDM,AikenLH.Effectsofhospitalstaffingandorgani-zationalclimateonneedlestickinjuriestonurses[J].AmericanJournalofPubliceHealth,2002,92(7):1115-1119.

[8]

[9]RoseDN.Improvingnursetopatientstaffingratiosasacasteffectivesafetyintervention[J].MedicalCare,2005,43(8):785-791.

方芳,程云,周剑英,等.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4-117.

[10]

[11]施雁,高秋韵,毛雅芬,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3-375.

[12]王新刚,曹旭华.我院2010年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3):301-302.

[13]杨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119-1121.

[14]RathertC,MayDR.Healthcareworkenvironments,employeesatisfac-tion,andpatientsafety:careproviderperspectives[J].HealthCareMa-nageRev,2007,32(1):2-11.

[15]HwangJI,ChangH.WorkclimateperceptionandturnoverintentionamongKoreanhospitalstaff[J].IntNursRev,2009,56(1):73-80.ForceMV.Therelationshipbetweeneffectivenursemanagersandnursingretention[J].JNursAdm,2005,35(7-8):336-341.

[16]

(本文编辑谢贞)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5月第48卷第5期ChinJNurs,May2013,Vol48,No.5·419··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蒋蓉【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成效。方法温贤秀谢彩霞按照护士岗位管理要求分层设置护理岗位,制订与之相匹…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5月第48卷第5期ChinJNurs,May2013,Vol48,No.5·419··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蒋蓉【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成效。方法温贤秀谢彩霞按照护士岗位管理要求分层设置护理岗位,制订与之相匹…

中华护理杂志2013年5月第48卷第5期ChinJNurs,May2013,Vol48,No.5·419··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蒋蓉【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成效。方法温贤秀谢彩霞按照护士岗位管理要求分层设置护理岗位,制订与之相匹…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2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02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