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4-05-14 00:20
  本文讨论了汉语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句式—重动句。虽然目前学界对重动句的定义和名称还有分歧,但一般是指有动词重复的语法现象。其特殊性表现在动词和宾语的选择、语义焦点、补语的语义指向等方面。为了更好的研究重动句,学者们从结构形式、语义关系、语义特征和使用情况等多个角度进行划分,得到了不同的类型。文章讨论了重动句产生的动因、使用动因和功能:一方面是在句法、语义上主要是为了解决因句法或语义的限制而导致的“宾补争动”的矛盾,另一方面在语用上则主要是为了突出强调。文章还从历史的角度讨论了重动句的具体演化过程。学界对重动句的研究还包括重动句和“把”字句、“被”字句、主谓谓语句等其它相关句式的关系及其变换。 目前,重动句研究中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定义不明确、性质不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不确定;分析范围狭窄;静态描写居多,缺少动态分析等方面。可喜的是,近年来,已有学者在新理论新方法的指导下,对重动句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包括新理论(如构式语法理论,认知理论)的应用和对一些新领域(如篇章、信息结构)的开发。在比较紧迫的方面(如重动句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取得了一定得成果。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1.引言
2.重动句的定义
3.重动句的特点
    3.1 动词的特点
    3.2 宾语的特点
    3.3 语义焦点
        3.3.1 双语义焦点
        3.3.2 补语焦点说
    3.4 补语的语义指向
4.重动句的分类
    4.1 根据结构形式分类
        4.1.1 按能否带"得"分
        4.1.2 按形式特点分
    4.2 根据语义关系分类
        4.2.1 按名受出现情况及补语与名施的关系分
        4.2.2 按能否变换为"VO把VS'C"格式分
    4.3 按结构形式和语义关系分析
        4.3.1 按补语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特点分
        4.3.2 按多角度、多层次分
        4.3.3 按意义和结构类型分
    4.4 按使用情况分类
        4.4.1 选择性重动句
        4.4.2 强制性重动句
5.重动句的动因及功能
    5.1 重动句产生的动因
        5.1.1 生成语法理论的解释
        5.1.2 认知语法理论的解释
        5.1.3 功能主义观点的解释
    5.2 重动句的使用动因
    5.3 重动句的功能
6.重动句的演化过程
    6.1 唐代及其以前
    6.2 宋、元、明时期
    6.3 清代及以后
7.重动句的变换及其与其他句式的关系
    7.1 重动句与"把/被"字句
    7.2 重动句与不带"把/被"的非重动句的变换关系
        7.2.1 重动句与"得"字句
        7.2.2 重动句和主谓谓语句
    7.3 重动句各类型的具体变换
8.重动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8.1 定义不明确、性质不确定
    8.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不确定
    8.3 分析范围狭窄
    8.4 静态描写居多,缺少动态分析
9.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编号:3972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972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