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基于国学研究的语言学意义及未来方向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12:20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学研究的语言学意义及未来方向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学研究 语言意义 方向


【摘要】:由于业界人士在国学研究上固守纵向的民族性,忽视了普遍性和时代性,使得历史资料、民族精神、文化实体之间出现了迷思。为此,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扼要分析了国学研究的语言学意义,并对国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推进国学研究,使其发展的更好。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
【关键词】国学研究 语言意义 方向
【分类号】:H0
【正文快照】: 从古至今,“国学”历经千年,其含义发生了巨大变迁。在当代,“国学”是指通过本土古代典籍的研究去探寻本土固有文化传承的一门学科。国学进行研究绝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制,研究人员要站在发展的角度,摒弃抱残守缺思想,开展全新的创造性活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其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冬梅;;社会语言学现象——委婉语[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伍学亮;;误解的社会语言学探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钱进;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2 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3 彭文钊;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宗世海;论误解形成的社会心理根源[J];现代外语;2003年03期

5 黄略;蒲志鸿;;跨文化交际误解探析[J];学术研究;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汝东;论话语认知的心理机制及方法[J];楚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张秀松;;“视觉—非视觉”对立的语言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谢应光;;认知语法中的语境概念[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宗廷虎;;一部有创见的语境学新著——《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评介[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陈友勋;;翻译中语言意义的认知特点[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刘伟;;语义的重生——谈语义与语境的关系[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5期

7 秦倩;秦乐娱;;原型范畴理论“是”与“非”[J];求索;2008年05期

8 周杲;;汉英在语言形式及其意义上的比较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9 吴广珠;张顺生;;《洛丽塔》还是《一树梨花压海棠》?[J];电影文学;2011年08期

10 雍和明;;从国学研究看中国古代辞典文化[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利民;;公孙龙认知语言学思想的理性主义倾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许峰;刘心全;;异曲同工:汉英通感的形成机制与认知阐释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瑞英;国学研究论坛呼吁汉字传承必须保持稳定[N];光明日报;2009年

2 周建民;用和谐语言打造和谐广告[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江涛;北京召开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N];文学报;2000年

4 记者 徐岳;在中国“重英语轻汉语”,是种尴尬的现象[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本报记者 徐岳;语文教育一定要“保卫”汉语[N];经济参考报;2008年

6 记者张微;恢复繁体字,不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记者 李瑞英;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学术成果被整理出10部文集[N];光明日报;2009年

8 何民捷;汉字该繁还是简[N];今日信息报;2009年

9 应妮;专家建议:恢复繁体字不可取 应“识繁用简”[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小宁 实习生 许健;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是当务之急[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玉敏;上海手语的语音调查报告[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振华;介入:言语互动中的一种评价视角[D];河南大学;2003年

3 刘高岑;语言、心智与世界[D];山西大学;2004年

4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6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D];四川大学;2007年

7 俞咏梅;现代语言哲学视域中的汉语语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张作功;语义级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于全有;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新吟诵的兴起及其文化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王立燕;介词“朝”、“对”的可替换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青兰;标记理论在错误评估中的应用—一项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宋杨;语境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王娜;比喻语言意义构建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6 于丹;“反正”的多角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雪娇;从描写到解释[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刘莉琼;关联理论:通向语用对等之路[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丁建川;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晓路;从功能理论的角度谈隐喻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78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078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0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