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启蒙与救亡的变奏

发布时间:2017-10-23 23:04

  本文关键词:启蒙与救亡的变奏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思想 个性自由 民族国家 启蒙 救亡 傅斯年


【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混乱而又充满了变革性的年代。在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中,傅斯年是个性极其鲜明的一个。他出生于典型的书香门第,破落的官宦世家,拥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入学北大之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全面否定和批判传统文化;他曾经是五四运动的旗手,其后却又坚持退出学生运动。他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同时对社会主义式的经济平等充满向往,然而又反对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他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进行猛烈的抨击,却又坚信中国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他主张“为了学术而学术”,却又在追求学术之“真”与“善”间徘徊。傅斯年个性鲜明的政治思想是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激荡,国内新旧文化矛盾尖锐,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背景之下的产物。傅斯年拥有的美好的社会理想在国家内忧外困、生死存亡的现实面前不得不进行修正,这并非傅斯年的政治思想所独有的,却在傅氏的政治思想中体现得尤为鲜明。 本文从对傅斯年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的整理、分类入手,对傅斯年的政治思想展开详细的分析,然后从其政治思想的转变为切入点进行简要的评价。 除引言外,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傅斯年政治思想背景。傅斯年生于清末,长于民初,一生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这一方面使得傅斯年的求学岁月贯通了中西学问,另一方面又赋予他强烈的民族国家观念,主张思想启蒙以救亡图存。 第二部分对傅斯年的个人自由的观点进行解读。受胡适、陈独秀的影响,傅斯年的个人自由观点倾向于西方自由主义,主张思想的解放和个性的张扬。但同时他的个人自由观将公众和集体福利作为归宿。后期傅斯年投身教育,亦阐发了他对教育独立和教育平等的观点。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傅斯年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本部分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方面,在抗日战争时期,傅斯年主张坚决抗日。在国家领土完整受到破坏之时,他专门撰写文章论证国家领土的不可分割,表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国家情怀。另一方面,受传统正统思想的影响,傅斯年维护国家统一,并对国民政府的合法地位给予维护。 第四部分介绍了傅斯年的社会理想。傅斯年认为社会需要改造,而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真正的社会组织,因此社会改造的要义在于“造社会”。而处于社会中的个人除了是自由的,还应该是平等的,,尤其是在经济上是平等的。虽然傅斯年的经济平等观念有着社会主义的倾向,但是在社会改造路径上傅斯年并不认同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斗争形态,而主张自上而下的改良。
【关键词】:政治思想 个性自由 民族国家 启蒙 救亡 傅斯年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9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8
  • 一、 选题意义11-12
  • 二、 文献综述12-16
  • 三、 研究方法16
  • 四、 创新之处及研究不足16-18
  • 第一章 傅斯年政治思想背景18-23
  • 第一节 启蒙与救亡的时代背景18-19
  • 第二节 傅斯年思想来源19-23
  • 一、 国学奠基19-21
  • 二、 新文化的洗礼21-23
  • 第二章 对个人自由的理解23-31
  • 第一节 个性解放23-26
  • 一、 论文学革命的必要性23-25
  • 二、 对中国式家庭的批判25-26
  • 第二节 “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26-28
  • 第三节 教育自由观28-31
  • 一、 教育独立28-29
  • 二、 机会均等29-31
  • 第三章 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31-38
  • 第一节 大一统思想31-35
  • 一、 《东北史纲》与领土完整31-33
  • 二、 坚决抗日33-35
  • 第二节 与国民党政权的关系35-38
  • 一、 论证国民政府存在的合理性35-36
  • 二、 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36-38
  • 第四章 从社会改造看傅斯年的社会理想38-44
  • 第一节 “造社会”的社会改造38-40
  • 一、 有群众而无社会38-39
  • 二、 “造社会”即造组织39-40
  • 第二节 傅斯年的理想社会40-44
  • 一、 个人自由且经济平等40-42
  • 二、 改良而非革命42-44
  • 结语44-47
  • 参考文献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堂明;王春燕;;论析傅斯年政治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表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许纪霖;;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J];史林;2008年01期

3 鲁萍;简论清末道德视野下的群与个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陆卫明;张丹;;论傅斯年的自由主义思想[J];学术界;2007年03期

5 岳玉玺;;傅斯年生平评略[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6 马亮宽;;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知识分子——傅斯年社会活动述论[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7 邹海英;;傅斯年著《东北史纲》动机考略[J];文教资料;2007年04期

8 张礼恒;王希莲;;浅论傅斯年的抗战思想[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广臣;傅斯年政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淑娟;傅斯年抗日思想及活动述论[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5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085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1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