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滕固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17-11-24 00:14

  本文关键词:滕固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滕固 气韵生动 进化论 文化 风格分析 以史代论


【摘要】: 民国时期是中国美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学者滕固在其短暂而不幸的一生中衷心致力于美术史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被学界公认为是近代中国美术史学的奠基人。学界还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现代艺术史学应该以滕固为开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于新时代与旧时代的交替之际,处于“破”与“立”二元激烈对抗的时期。在这样恶劣的时代背景下,滕固不仅以其深厚的国学底蕴和极高的西学造诣积极主动地融合中西艺术思想的精华,而且将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风格分析的研究方法与进化论的史观思想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中对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相结合,形成以“艺术作品为本位”的“内向观”研究与注重艺术作品生成的历史、文化或时代背景的“外向观”研究相结合的艺术美学思想。滕固这种独特的艺术美学思想既突破了当时德国流行的艺术史研究中纯形式主义的风格分析的研究理念,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以朝代分期或以艺术产生的其他外部条件作为艺术分期标准的外向性研究。滕固是将二者进行了有机融合,即不但注重对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也重视对艺术发展外部因素的研究。滕固的艺术美学思想是以艺术自律为本,以艺术他律为辅;以中国传统思想精华为体,以西方先进思想资源为用,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这种融合了中西艺术思想精华的艺术美学思想不仅为中国现代艺术美学思想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拓宽了艺术研究的领域,而且还打开了艺术本体性研究的理路,丰富了艺术研究的方法。鉴于滕固艺术思想的重要意义及其在中国近现美学研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对其艺术美学思想——中国大地上盛开的一朵奇葩——展开较为详实的研究,从而对滕固独特的艺术美学思想进行一相对完整阐释。本文笔者将从“‘至动而有条理'的审美诉求”、“以‘循环的进化论法则'为特征的艺术发展观”、“艺术史研究中形式主义的风格分析”和“民族主义的美学旨趣和以史代论的美学特征”等四个方面,依照滕固艺术思想中本土的部分、外来的部分以及最后其思想美学特征的总结的顺序,逐步地对滕固丰富的艺术美学思想展开研究。本文力求较充分地挖掘出滕固艺术美学思想中的精髓,总结出滕固艺术美学思想的独特特征,以表明其艺术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20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西元;;画家话语之中国画的“气韵”[J];艺术沙龙;2011年02期

2 刘栋;;写实油画中“气韵生动”的视觉美感[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 邓石兰;;从谢赫“六法论”谈当前的美术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4 唐子渝;;再说中国画之气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5 蔡裕志;;论“气韵生动”在陶瓷花鸟画中的艺术精神[J];景德镇陶瓷;2011年03期

6 杨冬;;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滕固学术研究概述[J];美术观察;2011年08期

7 张进;;雕塑中的意象[J];美与时代(中);2011年07期

8 杨硕鹏;;感悟“气韵生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9 张平;;丹青绘时代 笔墨写新竹[J];华章;2011年17期

10 宋中华;;中国“气韵生动”论与西方“生命形式”论的对接与互补——中西文学表现论融通之一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易禾;;气韵生动——关于音乐母语教育的思考[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杨孝鸿;;滕固的汉代艺术研究——兼谈汉代艺术的外来文化成因[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苏位东;;磊落晶莹 柔情久远——浅论刘如生书画与人格[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林明华;;郭沫若早期诗论的心理审视[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5 文治;;气韵、瞬间和真实性——新闻摄影和绘画美学异同初探[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6 张文涛;;对传统的发现和阐扬——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关怀[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黄志凌;;空亭——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研究[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沈道初;;略论六朝史促进了吴地文学艺术的发展[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10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辉;打造气韵生动的宜居之城[N];宜兴日报;2011年

2 陈平;再读滕固[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李绪萱;国士展示“气韵生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刘殿才;气韵生动 神采飞扬[N];安徽日报;2004年

5 沈宁;滕固:现代艺术史学的奠基者[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N];北京日报;2002年

7 欧阳逸冰;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苏东天;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记者 张天春 蔡侯友 饶卿;李文献获民族文艺形象大使称号[N];云南日报;2010年

10 吴涛;气韵生动笔惊风[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顾颖;艺术意味的生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查律;“象”与“笔墨”[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朱平;倾听泠泠之音:古代绘画中的听觉意趣[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6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晓;表现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建筑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樊维艳;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剑武;中国人物画的造型与惯例[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庆博;滕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孟姝芳;滕固艺术美学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瑞娟;水彩画气韵生动之表现[D];青岛大学;2008年

4 李爱峰;中国民族传统审美取向与水彩[D];青岛大学;2006年

5 朱建弟;邓以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延新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论中的形神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房华;中国“气质”的流动空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夏丽华;唯美—颓废潮流中的另类[D];河南大学;2007年

9 甘n,

本文编号:1220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220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