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素养的必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13:38

  本文关键词: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素养的必要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水平篮球队员 人文素养 必要性


【摘要】:国家与民族的强盛,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迎来复兴,高等教育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提升学校品位,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目标。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相一致,要把体育技能教育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密切融合,以体育为载体,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线,实现体育对学生的思想、心智和精神的养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文体并重,对社会有用对自己负责的综合型人才。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人文素养的概念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指大学生通过文、史、哲学、艺术、社会学以及中国传统国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从而内化为相对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总和,具体涉及到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符合“和谐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创新与进取意识以及兼具内敛含蓄,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的传统信条。认为提升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员人文素养的过程,就是他们由人文知识积累的量变,而引起自身文化底蕴质变的过程。指出由于招生政策的偏差、体育教育的失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当代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学生中出现了人文知识匾乏、道德观念模糊、审美情趣低俗、哲学思维缺失、人文精神淡薄等明显的人文素养的缺失。因此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己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引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人文素养的加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培养高校体育人才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学生立身成人的关键措施,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基础工程。最后提出相关策略,切实加强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人文素养,就要更新体育教育理念,尤其要明确体育专业的人文学科性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要改革专业培养模式,明确人文素质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运用人文化的教育方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人文精神理念,丰富课余文化活动,改善校园规范,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8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圣旺;广东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调查及其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2 王永盛,缑小燕,马宪英;中国、美国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3 张翠苹,张宏伟;我国竞技体育呼唤人文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李艳;黄亚玲;王伟;;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5 刘少英,白晋湘,龙佩林,宋加华,徐建波;如何加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杨一虹,王勤;论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黄文仁;体育改革与人文教育——兼论单纯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的转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胡安义,彭鹰,张勇平,刘谦;论文化素质对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制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胥;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牛福;我国人文精神对职业篮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影响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霞;中美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阮永福;北京市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黄丽;大学教师人文素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谭娜;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及教育对策[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82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282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