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孔子的学习境界: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发布时间:2015-04-06 13:08

    孔子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究其根本,最基本的意思就是非学无以致远,非学无以进步。孔子不但这么说,他也这么做了。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篇第六》)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君子在一切学问上都可以做到博学,又能归纳到自己当前的实践上,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对于为人处世之道没有什么背离的了。这里的博学于文与约之以礼的意思是一样的,并不是说先守礼,再博学;亦不是先博学,再守礼,而是两者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其出发点虽然在于学的境界,但在本质上与以礼行事的实践是一致的,二者名称不同,实际上都是达到仁者之道的方式。

    关键词:孔子,学习境界,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国学经典教育论文
 
    孔子十五岁志于学。为追求仁者、君子之道,他在年轻时四处求学,足迹遍布鲁、周、卫、杞、宋诸国。他向师襄子、齐太师、郯子、苌弘、老子等名人拜师求教,并且还向太庙的管理人员等社会底层人学习。子贡这样称赞老师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篇第十九》)后来他还周游列国与名人切磋,游历名胜古迹以观风俗文化。孔子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天道酬勤,他的努力终于使自己成了“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的学者,其知识渊博的程度,令人赞叹不已。
    春秋时期,有关古代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可是因为年代久远,这些典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损坏等种种原因,经常不能完备地流传下来。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已经有很多古代的文化典籍破损散失、残缺不全了。出于学习的需要,孔子要弄懂这些文化遗产;同时孔子还出于教学的需要,必须把这些东西进行整理编排;再者,如果没有人努力保存这些文化遗产,它们就可能永远消失。孔子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些珍贵的遗产进行整理编纂,以便给后人学习,并作系统的研究。
    《诗》、《书》、《礼》、《乐》等典籍是西周以来官府学校的必修课程。孔子求学之初,便是看着这些典籍成长的,不过这些典籍的内容、体例等各方面都存有不少缺陷和漏洞。后来随着孔子积累了渊博的知识,他便对这些典籍进行加工、整理,从而成为类似我们所说的修订本教科书一样,成为当时学生共同使用的教科书;同时孔子的这一工作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一份珍贵的“六经”遗产,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说:“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所谓“论”就是内容的讨论去取,所谓“次”就是篇目的编排调整。而“修起”则是起而修之,以免沦亡泯灭。据说古代《诗》留传下来的诗歌原有三千多篇,到了孔子这里,按照他“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原则,把重复的去掉,把不符合礼的删去,只存留那些可以用来配合礼仪教化的部分,最终删定成我们今天所见的《诗》——《诗经》,存诗三百零五篇;并且孔子还对每一首诗都逐一配曲入乐,以求合乎古代韶乐(虞舜乐)、武乐(武王乐)以及朝廷雅乐、庙堂颂乐的精神。
    孔子对六经中的《书》主要在于论次。据《纬书》所说孔子所看到的先代史料,有三千二百四十章之多,由此可见孔子的学识之深厚。不过如此夸张的数目令人生疑,从侧面还是可以反映出孔子在编写《书》时是非常用心的。孔子所编写的《书》原来有多少篇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不过即使只有一百篇也都是经过孔子精挑细选的。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这样记载道:“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出传。”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序《书》,其知识是何等渊博,其约之以礼的做事方式是何等审慎仔细。
    孔子对《礼》与《乐》二经的重点在于“修起”,即起而修之,以免沦亡泯灭。他上起唐尧虞舜之间,下到秦穆公止,依照事类秩序加以编排。特别是当他考察了殷夏以来礼制增损的情形后,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篇第二》)认为殷代因袭于夏代的礼仪,其中虽然有一些损益的,现在仍然可以通过考查而知道它的内容;周代因袭于殷代的礼仪,其中也有些损益的,现在也可以通过考查而知道它的内容;将来会有继周代礼仪而兴起的礼仪,纵使过去一百世那么久,也该可以通过预测而知。因为承袭不移的是礼的精神本体,增损改变的是礼的文采仪节。孔子治学的理想中有一个便是恢复周代的礼乐制度,虽然他没能实现,但他的努力还是有收获的,他整理出了《礼》和《乐》,并且将这种理想传给他的学生后人。
    《易》和《春秋》是孔子晚年精心学习研究的成果。《易》原是古代的卜筮之书,不过这部书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孔子很多思想有着《易》的影子,比如孔子认识自然的思想,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孔子在学习研究《易》之后为它作了《传》,后人称之为《易传》。《易传》主要是阐述《易》哲学思想的,它原是一部深奥难读之书,经孔子作《传》,后人才得以领会其中的微言大义。
    《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记的《鲁春秋》而写成。《春秋》所载的历史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后一共包括了十二位国君,以鲁国为记述的中心。孔子的编纂不是简单汇集,而是有原则的,即是尊奉周王为正统,参酌了殷朝的旧制,推而上承三代的礼制。凡符合遵从礼制者大力颂扬,凡违反礼制者则朝廷贬抑责备。比如晋文公召集的践上会盟,周襄王竟以盟友身份应召前往与会,孔子以为这事不合礼制,便改写成“周天子巡狩到了河阳”。孔子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篡改历史,而是意在维护周朝礼制。《春秋》文辞精简而旨意深广,以“约之以礼”的原则进行修订。这种手法被后人称之为“春秋笔法”,意思有些转变,我们应当从正面来理解它的内涵。修订完《春秋》之后,孔子深有感触地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可见孔子对《春秋》的重视。
    虽说“六经”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并非孔子的原创,不过都是经过孔子不同程度的修订,加入了孔子的思想,都蕴藏着孔子的思想。庄子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孔子的功绩,并反映了孔子为学的境界,他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更能描绘孔子为学境界之高的当属孔子的学生颜回,他感叹孔子的学识,说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篇第九》)意思是说:“颜回我想仰望老师的学识,越看越觉得高;我想仔细钻研老师的学问,越钻研越觉得深厚难测。一会儿看它在前面,一会儿又像在后面,老师的学问无所不通……并且老师还用渊博的知识开导,用礼来引领。”孔子为学的境界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本文编号:18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8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