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中国学生错误的多因子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8 14:07

  本文关键词:中国学生错误的多因子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错误分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对比分析的替代者被提出以来,引起了广大语言学家及教师极大的兴趣,成为当时二语习得最为主要的研究手段,并对其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错误分析由于其自身在实施方法以及研究范围方面的局限性,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错误分析又重新获得了生机。计算机辅助错误分析(Computer-aided Error Analysis)借助错误分析的理论框架,综合了语料库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则是该领域的一次全新的尝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各类错误在同一文本中共现的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并对所得到的因子进行解释,试图找到导致某些错误在同一文本中频繁共现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视为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的困难所在。 本研究首先基干这样一个假设:属于同一因子的一组错误是由同一个因素造成的。这个假设包含了两层涵义:一、学习者的错误是系统的,对它们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得到有意义的分类;二、包含在每一因子内的错误都是由同一个原因造成的。本研究所用语料全部来自中国学生英语语料库(CLEC),所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0.0,检索程序为自编的ErrorShooter。 !l 具体来讲,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通过对不同类别的错误在同一文本中的共现情况 进行因子分析,是否可以对错误进行更为合理的分类? 二、基于以上我们所提出的假设,通过对得到的因子进 行解释,是否可以找到一组使得学习者犯错误的原因? 三、通过分析各类错误在不同因子上的荷载系数,是否 可以找到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来对错误进行解释? 四、通过计算比较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不同因子上的 得分,是否可以找到一个通过错误来区分不同水平学习 者的方法? 五、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水平学习者在学习各个阶段所 犯的错误,是否可以找出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所要 面对的主要困难? 本文报告了此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实施步骤、研究结果 以及相关讨论。它由以下七章构成: 第一章简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本报告 的结构。 第二章回顾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史。论述了对比分析的 理论基础及缺陷;错误分析的提出,其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及实 施方法。在简要介绍错误分析实施步骤的同时,我们还指出了 儿存在的各种问题,夕手着重讨论了不同学者对一于错误解释的各 种观,l!、咬。 第三章重点讨沦了错误分析在实施方法及研究范围这两个 1 11 方l[ll的局限性。其在实施力一法方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对一于 错误没有一个明确而统·的定义;错误解释容易与错误描述)“: ‘}几;昆淆;对」几错误分类标“卜的定义不够明确;对J几错误产‘}:.原 囚的解释过一J’’简一单化;使用异质的学习者语料进行分析降低了 侧}究的信度。错误分析在研究范围方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无法对学习者语一言进行全面的描述;只能对学习者语言进行静 态的分析;无法研究二五吾使用中的回避问题。 第四章着重介绍了学习者语料库及计算机技术在一二语习得 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真实语料对于二语习得研究的意义,以及 学习者语料库对它的贡献。此外,本章还简要介绍了因子分析 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文体分析、学习者动机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及其实施步骤。本章首先 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假设,然后依次介绍了研究方法的实施步 骤,包括:CLEC语料库的简要介绍,错误类别的选取,错误 频率的统计,因子的提取,因子的解释以及因子得分的计算。 第六章报告了本研究的结果及相关的讨论。通过对不同类 另Jjrl勺错误在同一文本中的共现情况进行因子分析,我们得到了 jl.个丫j一意义的因子,并将其命名为:语言使用、母语迁移、错 误类比、过度概括和教学问题。这五个因子被认为是中国学习 者在英语学习过程所要面对的主要障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水 平学习者在这五个因子生几的得分,我们还发现不同水平的学习 者所犯错误的类别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阶 段受至d这五种因素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lV 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部分,,主要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及现 实教学意义,.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以错误分析 理沦为依托,运用语料库方法及因子分析技术,它克服了错误 分析固丫j一的一些缺陷,并从某种意义上拓展了其砂于究范围,表 明l匀立石新技术、新力一法的应用,错误分析仍有强人的生命力, 仍可为一语习得研究的发展作出贡献。不仅如此,本研究的教 学念义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五种因子的解释,我们发现了 ,1,国学’!: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并指出在学习的 不卜d阶段,学习者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H09
【目录】:
  • Chinese Abstract3-7
  • Acknowledgements7-11
  • List of Abbreviations11-12
  • Tables&Figures12-8
  • Contents8-13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3-18
  • 1 Objectives of the Study13-16
  • 2 Organiz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16-18
  • Chapter Two Error Analysis: An Overview18-38
  • 1 Behaviorism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19-22
  • 2 Interlanguage Hypothesis and Error Analysis22-27
  • 2.1 Interlanguage22-25
  • 2.2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25-27
  • 3 Procedures of Error Analysis27-36
  • 3.1 Collecting a sample of learner language27-29
  • 3.2 Identifying errors29-30
  • 3.3 Describing errors30-32
  • 3.4 Explaining errors32-36
  • 4 Conclusion: An Assessment of EA36-38
  • Chapter Three Problems of Error Analysis38-52
  • 1 Weaknesses in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s38-46
  • 1.1 Lack of consensus in the definition of errors39-41
  • 1.2 Confusion of explanatory and descriptive aspects of EA41-42
  • 1.3 Lack of sufficient precision and specificity in the definition of error categories42-43
  • 1.4 The inappropriate use of simplistic classifications to explain learners'errors43-45
  • 1.5 The unreliability of heterogeneous learner data as a basis for EA45-46
  • 2 Limitations in Scope46-49
  • 2.1 Failure to provide a complete picture of learner language46-47
  • 2.2 Affording only a static view of L2 acquisition47-48
  • 2.3 Inability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avoidance in L2 acquisition48-49
  • 3 Conclusion: Necessity to Bring EA Back to Life49-52
  • Chapter Four Leander Corpora and Computer-aided SLA Research52-72
  • 1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Learner Language52-55
  • 2 Learner Language on Computer55-62
  • 2.1 Empirical data in SLA research56-58
  • 2.2 Contributions of learner corpora to SLA research58-62
  • 3 Factor Analysi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62-69
  •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factor analysis62-64
  • 3.2 A technical description of factor analysis64-67
  • 3.3 Factor analysis in applied linguistics67-69
  • 4 Conclusion: Learner Corpora and Factor Analysis-A Promising Synergy for EA69-72
  • Chapter Five A Multiple Component Approach to EA (1): Methodology and Procedures72-91
  • 1 Theoretical Assumption72-74
  • 2 Methodological Steps of the Study74-89
  • 2.1 CLEC (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75-77
  • 2.2 Selection of error types77-80
  • 2.3 Frequency counts of various errors80-83
  • 2.4 Extraction of factors83-86
  • 2.5 Interpretation of factors86-87
  • 2.6 Computation of factor scores87-89
  • 3 Conclusion: The Promise of the Study89-91
  • Chapter Six A Multiple Component Approach to EA (2): Results and Discussion91-128
  • 1 The Factorial Structure91-98
  • 2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ctors as Error Sources98-113
  • 2.1 Interpretation of Factor 199-100
  • 2.2 Interpretation of Factor 2100-104
  • 2.3 Interpretation of Factor 3104-108
  • 2.4 Interpretation of Factor 4108-110
  • 2.5 Interpretation of Factor 5110-113
  • 3 Characterizing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with Respect to Errors113-125
  • 3.1 Investigating learner differences along factors115-117
  • 3.2 Exploring the dynamic pattern of componential influence on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at different stages117-125
  • 4 Conclusion: Achievements of the Present Study125-128
  • Chapter Seven Concluding Remarks: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128-134
  • 1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128-132
  • 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132-134
  • Appendixes134-140
  • Bibliography140-14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杰;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学生八级测试汉英翻译错误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学生错误的多因子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5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