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试析山东教会学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19 23:15

  本文关键词:试析山东教会学校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教会学校在近代山东社会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影响了近代山东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教会大学的产生更是山东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先驱动力。因此,本文选取教会学校对近代山东社会的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此尝试着从一个侧面深化对于山东教会学校的认识。 本文共分七章,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剖析教会学校对山东近代社会与教育的影响。第一章为山东教会学校概论,意在介绍山东教会学校的创办、发展过程。第二章分析山东教会学校的生源情况,教师的构成及教学管理。教会学校的生源从招收“‘皆寒素不能读书'的儿童”开始,到家境良好的子弟竞相入学。教会学校的师资结构从以外国传教士为主,逐步转变为以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为主。在教学管理方面,先进的教学制度、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都对山东的近代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三章为山东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重点指出其经学、西学与神学三结合的模式。第四章为教会学校对山东社会的影响,重点分析教会学校对山东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带来的影响。教会学校所培养的一批批人才分别工作在经济、医疗、农业、教育等领域,成为山东社会近代化的强力支撑。同时,教会学校也有力地推动了山东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第五章是教会学校与国学研究。第六章分析了教会学校与中西方文化交流问题,着重探讨了卫礼贤对中西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第七章为教会学校与基督教,通过分析教会学校的基督教性质,解读教会学校逐渐由重视传教功能转而强调其教育功能的演变过程。 一个国家的近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的近代化。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外力的不断冲击之下,借鉴与移植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为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过渡提供了一个最早和最直接的样板,对于今天的山东教育及社会仍有巨大的影响。所以,认真分析山东教会学校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总之,本文遵从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尽可能充分占有资料和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学的视角,并借鉴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山东教会学校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示了教会学校对近代山东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近代山东社会 教会学校 登州文会馆 齐鲁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9;K25
【目录】:
  • 内容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4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1-12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12-14
  • 第一章 山东教会学校概论14-24
  • 一、山东教会学校的创办14-21
  • (一) 登州文会馆的产生与发展14-18
  • (二) 在山东办教育的各个差会18-21
  • 二、山东教会学校的发展21-24
  • 第二章 教会学校的生源、教师的构成及教学管理24-41
  • 一、教会学校的生源24-28
  • 二、教师的构成28-35
  • (一) 传教士的文化背景28-29
  • (二) 初期教会学校的师资情况29-33
  • (三) 教会学校中外教师结构的变化33-35
  • 三、教学管理35-41
  • (一) 教学方面的管理35-39
  • (二) 教会学校管理模式的启发意义39-41
  • 第三章 山东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41-53
  • 一、课程设置41-46
  • (一) 山东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41-43
  • (二) 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43-44
  • (三) 教会学校的英语课程44-45
  • (四) 课程设置对山东教育的影响45-46
  • 二、教材编写46-53
  • (一) 教材编写的内容47-48
  • (二) 教材编写的原则与方法48-50
  • (三) 教材编写的组织工作50-51
  • (四) 教材编写工作的意义51-53
  • 第四章 教会学校与山东近代社会及教育53-73
  • 一、教会学校对山东社会发展的影响53-60
  • 二、教会学校与知识分子60-67
  • 三、教会学校对山东教育的影响67-69
  • 四、教会学校发展的原因69-73
  • 第五章 教会学校与国学研究73-83
  • 一、国学所的成立73-75
  • 二、国学所发展的几个阶段75-83
  • (一) 栾调甫时期75-76
  • (二) 马宗乡时期76-77
  • (三) 顾颉刚、钱穆时期77-79
  • (四) 吴金鼎时期79-80
  • (五) 张维华时期80-83
  • 第六章 教会学校与中西方文化交流83-92
  • 第七章 教会学校与基督教92-104
  • 一、早期教会学校与基督教93-96
  • 二、教会学校基督教性质的弱化96-98
  • 三、山东的教会大学与基督教98-104
  • 结语104-109
  • 一、教会学校的终结104-105
  • 二、教会学校历史地位的评价105-109
  • 参考文献109-112
  • 致谢112-114
  • 在读“高教”硕士学位期间出版发表的论文等成果114-11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锐;;卫礼贤论中国文化[J];德国研究;2006年04期

2 刘天路;中国基督教大学的世俗化问题[J];东岳论丛;2003年05期

3 徐以骅;基督教在华高等教育初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4 伍宗华;中国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教会大学[J];世界历史;1996年01期

5 黄登欣;;浅探教会大学立案的意义——以齐鲁大学为例[J];黑龙江史志;2009年03期

6 马庚存;论“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卫礼贤[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张美;登州文会馆与山东教育近代化[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鲁娜 ,陶飞亚;齐鲁大学的历史资料及其研究[J];教育评论;1994年01期

9 彭益军;近代西方基督教会与齐鲁大学[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鲁娜;顾颉刚与教会大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试析山东教会学校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7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1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