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钱穆与新亚书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22:08

  本文关键词:钱穆与新亚书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叙述新亚书院自1949年创办至1964年的大致发展历程,重点分析和整理钱穆在新亚期间的一些演讲辑录,并结合钱穆在其诸多著述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思想和教育理念,加以笔者个人的某些理解和阐发,力图以此勾勒出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国学精神在香港的艰辛的成长历程,希冀此文亦可以使钱穆的国学思想有一个全面的宣扬和全新的解读。新亚书院乃是东西方文化大碰撞、大交汇、大融合的结晶,在其创办和发展过程中凝聚了钱穆和一大批中国传统士人们的诸多心血。他们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忘本真,抱残守缺,期望以教育为中国文化求得一条新生途,为中国民族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径。因此,本课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透过新亚书院的兴起和发展讲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讲述中国的国学精神,亦在于纪念钱穆,学习他伟大的人格精神。
【关键词】:钱穆 新亚书院 国学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绪论7-17
  • 一、学术回顾7-15
  • 二、选题的意义15
  •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5-16
  • 四、主要观点16
  • 五、预期价值16-17
  • 第一章 新亚的初创(1949-1954)17-26
  • 一、新亚简史17-20
  • 二、新亚学规20-22
  • 三、新亚校歌22-23
  • 四、新亚旨趣23-26
  • 第二章 初创阶段钱穆思想研究26-33
  • 一、钱穆的主要教育理念26-27
  • 二、钱穆关于新亚精神的阐述27-30
  • 三、本期钱穆思想综述30-33
  • 第三章 新亚的发展阶段(1955-1959)33-38
  • 一、新亚与雅礼的合作33-34
  • 二、新亚研究所的成立34-35
  • 三、农圃道新校舍的奠基35-38
  • 第四章 发展阶段钱穆思想研究38-45
  • 一、钱穆的“诚明”释义38-39
  • 二、钱穆的“新亚理想”39-41
  • 三、钱穆儒学思想概述41-45
  • 第五章 新亚的成熟阶段(1960-1964)45-52
  • 一、钱穆至日本亚细亚大学访问45-46
  • 二、钱穆赴美讲学46-48
  • 三、香港中文大学的成立48-49
  • 四、钱穆辞职49-52
  • 第六章 成熟阶段钱穆思想研究52-57
  • 一、钱穆的“中和”论52-53
  • 二、钱穆的“礼乐人生”观53-54
  • 三、钱穆人文理念浅析54-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3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63-64
  • 后记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锐;刘万华;;从《庄老通辨》看钱穆先生之考据方法[J];沧桑;2007年03期

2 侯敏;;钱穆文化诗学探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宋薇;钱穆文学美学思想论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宋薇;马力;;从“文以载道”到“艺术就是人生”——钱穆美学思想基本问题论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王颖;;论书院精神的现代传承——兼谈新亚书院的办学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芮宏明;;“天人合一的人生之艺术化”——试论钱穆先生对“比兴”的阐释[J];华文文学;2007年02期

7 杨庆杰;;再论钱穆先生的“比兴”说与文化诗学——兼与芮宏明先生商榷[J];华文文学;2007年04期

8 廖建平;钱穆的人类生命观及其意义[J];江汉论坛;2003年11期

9 何红斌,王田葵;舜帝葬所新考辨——兼谈钱穆先生《苍梧九疑零陵地望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韩军;;钱穆的文言世界及其现代视域[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钱穆与新亚书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43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5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