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明代国子祭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05:45

  本文关键词:明代国子祭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祭酒”一词由表示一种礼仪的仪式逐渐演化为对长者的尊称,汉代演变为学官,至晋武帝建国子学,始设“国子祭酒”一职,一直沿至明清。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建立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国子监,并形成完备的管理体制。明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国子监最高官员祭酒的选拔。选拔的祭酒大多是德行、学识称著于时的硕德大儒,多是进士兼翰林出身。统治者主要从国子监、翰林院、詹事府、太常寺、礼部、提学官等部门选拔。文中分别从明代祭酒的分布、特点、职责、待遇、考核、升迁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国子监的治理成效如何是检验祭酒尽职与否和治校能力的试金石。明前期祭酒如宋讷、李时勉等多尽职尽责,收效较大;中后期由于捐纳之风的盛行、祭酒任期的缩短等原因,祭酒即使千方百计去振兴太学,也不能扭转学风日下的局面。祭酒虽从制度上严格约束监生,但生活上关心监生,视如己出,受到监生们的忠心拥戴,且把兴修国学作为重要职责之一。祭酒搞好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献言献策。他们为明代统治的巩固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文化与学术上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明代 国子监 祭酒 监生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1
  • 一、选题缘由7
  • 二、史料与研究现状7-11
  • 第一章 国子祭酒的由来与演变11-16
  • 第一节 祭酒的由来11-12
  • 第二节 魏晋至元的国子祭酒12-16
  • 第二章 明代国子监的设立16-23
  • 第一节 国子监设立的原因16-18
  • 第二节 国子监的创建18-19
  • 第三节 国子监的内部管理19-23
  • 第三章 明代国子祭酒的选拔23-42
  • 第一节 选拔国子祭酒的标准23-25
  • 第二节 国子祭酒的来源25-30
  • 第三节 国子祭酒的分布和特点30-42
  • 第四章 明代国子祭酒的职责、待遇、考核与升迁42-48
  • 第一节 国子祭酒的职责、待遇、考核42-45
  • 第二节 国子祭酒的升迁45-48
  • 第五章 明代国子祭酒治校48-60
  • 第一节 整顿学风48-53
  • 第二节 师生关系53-57
  • 第三节 兴修国学57-60
  • 第六章 明代国子祭酒与政治60-64
  • 第一节 国子祭酒的上疏言事60-62
  • 第二节 国子祭酒的节操62-64
  • 第七章 明代国子祭酒的贡献64-67
  • 一、教育上的贡献64
  • 二、文化上的贡献64-66
  • 三、学术思想在国子监的传播66-67
  • 小结67-68
  • 附录一68-78
  • 附录二78-88
  • 参考文献88-92
  • 致谢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论明代监生的淹滞及其原因和影响[J];北方论丛;1996年02期

2 段建军;明代洪武时期国子监学官管理制度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王凌皓;简论明代国子监教学管理的几个特点[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12期

4 战继发;;明朝前期学官制度述论[J];明史研究;1993年00期

5 郭培贵;;论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响[J];明史研究;1994年00期

6 吴晗;明初的学校[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8年01期

7 陈宝良;明代学官制度探析[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3期

8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9 高慧斌;魏晋南朝官师称谓考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10 吴宣德;明代地方教育建设与进士的地理分布[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培贵;;论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响[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军;元代国子监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建军;明代洪武时期国子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光莉;明代国子监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杨现昌;明代国子监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4 程利娟;明代前中期国子监教师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明代国子祭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49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