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林觥顺《论语我读》驳正

发布时间:2017-05-10 01:04

  本文关键词:林觥顺《论语我读》驳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在我国学术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这部语录体著作在学术论坛上经久不衰。本世纪以来,关于《论语》的新注解释义本层出不穷,其中的一些优秀著作呈现出角度新、论点新的特色,为研究《论语》、研究孔子思想、研究儒家学统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养分,但同时也涌现出相当一部分忽略史实,借经典力量畅谈个人认知的《论语》类作品,使《论语》研究走向泛化。近几年来,国学热促使新一轮“论语热”兴起,从不同角度臆测《论语》的注本也同时兴起,使《论语》研究逐渐偏离了学术论坛。这类著作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大众对《论语》的误读,在引领读者走入迷津的同时,也阻碍了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因此,很多学者对《论语》误读的现状都有所批评与指正,针对专人专著也出现了成篇或成书的驳正材料,本文即是从此处着手,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循前人的驳正思维,求索《论语》真义。 《论语我读》是林觥顺先生根据自己几十年来对儒学的研究心得来对《论语》进行注解的,发行以来,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的学术思想值得后辈学习,但也有一些既得结论还值得商榷探讨,所以本文将针对这一部分进行驳正。《论语我读》全书分为四部分,《论语》经文、注解、释义、心得,所以本文依照这几部分进行分项论述。因释义部分乃据注解部分而来,所以把对释义部分的讨论融合于注解之中,又因其心得部分乃作者自身体验,不在本文驳正范围内,因此本文分三部分对其“经文”、“句读”与“注释”分别进行分析讨论。第一部分,对“经文”的驳正基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整理本与当下通行传本如皇侃《论语集解义疏》、邢f:《论语注疏》的整理文本,通过文字的比勘校对进行;第二部分,对“句读”的驳正主要根据上下文义和历代学者所普遍采用的“断句”判定。第三部分,对“注解”的驳正主要参考前人注训,利用历代研究成果,采取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进行论说。本文的论述出发点在于促使《论语》研究回归学术正途,随着历史的前进,世人所接受的《论语》应该尽可能接近真义,而不是被蒙上层层臆想的误释。
【关键词】:《论语我读》 讹误 驳正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2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论7-9
  • 一、正其经文之误9-17
  • (一) 脱误9-12
  • (二) 讹误12-16
  • (三) 衍误、倒误16-17
  • 二、正其句读之误17-22
  • 三、正其注解之误22-41
  • (一) 文字训诂之误22-33
  • 1、典型误字22-27
  • 2、本义、假借义、引申义之误27-29
  • 3、虚词解释之误29-32
  • 4、句式解释之误32-33
  • (二) 人物、典实考证之误33-37
  • (三) 义理阐发之误37-41
  • 1、引经释义之误37-39
  • 2、义理附会之误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4-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重阳;《诗经》“不”字的语词用法[J];池州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2 尹砥廷;《论语》的文学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3 尤明庆;对《论语·乡党篇》中几句话的理解[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廖名春;;从《论语》研究看古文献学的重要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翟廷th;关于子桑伯子[J];齐鲁学刊;1986年05期

6 王立;;《诗经》部分“不”字释疑[J];外交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7 张诒三;;“游必有方”和“粪土之墙”正解[J];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林觥顺《论语我读》驳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3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