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君子品格诠释及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12 12:17

  本文关键词:君子品格诠释及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更是一个现代化的时代,继承传统、发展现代是人类文化发展史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发展,而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更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品格,其中,君子品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品格的典型代表,深入研究君子品格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是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和优秀民族品格、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事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全局。品格是人格的核心,培养大学生高尚品格是健全人格要素的中心任务。高校道德教育是性情教育、情感教育、文明教育,史是人格塑造教育,其中,君子品格示范教育是现代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论文从大学生最熟悉最亲切的“君子”人物出发,从道德、行为、态度、思维、情感等角度,系统分析、总结归纳传统君子品格的基本构成,并对其文化内涵作出较详细的诠释。君子品格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网络化、政治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重要的现代意义,以现代人的视角阐释传统君子品格现代意义,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探寻君子品格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启示作用,以求弘扬国学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怀,提升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掘君子品格的民族品格内涵和价值,促进大学生人格培育,弘扬民族品格,推动大学德育发展,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君子 品格 仁爱 大学生 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8-9
  • 1. 理论意义8
  • 2. 现实意义8-9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 国外研究状况9-10
  • 2. 国内研究状况10
  • (三) 本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0-12
  • 1. 本题的研究方法10-11
  • 2. 本题的创新点11-12
  • 一、相关概念界定12-15
  • (一) 君子与品格12-15
  • 1. 君子的用法12-14
  • 2. 品格的涵义14-15
  • (二) 君子品格解说15
  • 1. 君子品格的概念15
  • 2. 君子品格的特点15
  • 二、君子品格的诠释15-31
  • (一) 君子品格的主要内容15-22
  • 1. 仁爱恩慈15-17
  • 2. 崇德尚义17-18
  • 3. 奉礼尊贤18-19
  • 4. 好学明智19-21
  • 5. 坦诚守信21-22
  • (二) 君子品格的表现形式22-31
  • 1. 君子行为22-25
  • 2. 君子态度25-26
  • 3. 君子思维26-28
  • 4. 君子情感28-31
  • 三、君子品格的现代意义31-37
  • (一) 仁爱诚信品格有利于市场经济建设中克服单纯逐利倾向31-32
  • (二) 博学笃静品格有利于网络环境中克服浮躁情绪32-33
  • (三) 思辨戒慎品格有利于多元文化中克服盲目求异和追风倾向33-34
  • (四) 忧患敬畏品格有利于形成责任感和谨慎态度34-35
  • (五) 忠孝宽容品格有利于和谐人际、家庭、社会关系35-37
  • 四、君子品格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启示37-47
  • (一) 培育大学生仁爱正直、诚信守法的品格37-38
  • 1. 引导大学生确立仁爱正直、诚信守法的理念37-38
  • 2. 养成大学生仁爱正直、诚信守法品格的方法探讨38
  • (二) 培育大学生忠孝节俭、谦让宽容的品格38-40
  • 1. 引导大学生树立忠孝节俭、谦让宽容的观念39
  • 2. 养成大学生忠孝节俭、谦让宽容品格的方法探讨39-40
  • (三) 培育大学生博学笃静、虚心豁达的品格40-41
  • 1. 引导大学生具备博学笃静、虚心豁达的态度40
  • 2 塑造大学生博学笃静、虚心豁达品格的方法探讨40-41
  • (四) 培育大学生开拓创新、见义勇为的品格41-42
  • 1. 引导大学生树立开拓创新、见义勇为的精神41
  • 2. 养成大学生开拓创新、见义勇为品格的方法探讨41-42
  • (五) 培育大学生心存忧患、尚美知耻的品格42-44
  • 1. 引导大学生形成心存忧患、尚美知耻的准则42
  • 2. 塑造大学生心存忧患、尚美知耻品格的方法探讨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元;;论《论语》里的“君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张伟;;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10期

3 黄巧玲;;反省慎独与网络道德建设[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7期

4 梁国典;;孔子的“君子”人格论[J];齐鲁学刊;2008年05期

5 孟华锋;;浅谈《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J];青年文学家;2009年21期

6 刘丙元;;文化多元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明确的若干问题[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年06期

7 张科杨;;《论语》君子观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陈卫平;;孔子君子论理论内涵的两重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林贵长;;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J];天府新论;2008年02期

10 张自慧;;君子之道:乐道·弘毅·善良·尊贵——兼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与人格追求[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君子品格诠释及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9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3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