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邓实文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03:00

  本文关键词:邓实文化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邓实是我国著名的报人,出色的思想家、出版家。他擅长政论,有着独特的政治与文化视角。邓实早年服膺“经世”之学,同时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希望借以开启“民智”;后有惮于欧化思潮的泛滥,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精华国粹而融会中西,找回国学昔日的辉煌。他大半生创办爱国刊物,其思想变化轨迹也体现其中。二十世纪初,邓实先后创办的《政艺通报》与《国粹学报》成为改良与革命间具代表性的两份期刊。 邓实为实现其普及政治思想的愿望,将《政艺通报》创办为包含政治学、社会学、史学、科学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期刊。他用大量笔墨来介绍西方政治制度及科学文明,同时分析中国政治制度的弊端,希望从中找到一条调和中西的道路。此时邓实受到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影响,宣传民族主义思想;面对民族危亡,他分析侵略者的手段,倡言独立精神;同时他认为中国社会更适合于君民共主与地方自治,还提出了其独特的世界群说,对社会主义大加赞扬。 邓实思索中国社会文化的趋向,希望世人能反思传统文化,更不能简单、盲目地学习西方而丢掉了中华民族性。他创建了文化保守主义团体“国学保存会”并着手《国粹学报》的编辑工作,为实现“爱国、保种、存学”的理想,他用西学证明中学,在当时清政府专制淫威犹在的情况下,毅然提出“国学”与“君学”势不两立;在史学方面,邓实认同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附和“史界革命”,希望世人能注重民史;他还从通经致用的思想出发,研究诸子之学,倡言古学复兴,同时也就经学、清学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另外,邓实还创办了国学保存会藏书楼,对我国古籍整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邓实 文化 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5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绪论8-12
  • 一 邓实生平与所办期刊12-17
  • 二 寻求救亡之路:西方文化借鉴与民族文化省思17-41
  • (一) 普及政治思想于全国为第一义17-20
  • (二) 舍自治,无匹其美者20-24
  • (三) 民族主义与独立学说24-32
  • (四) 群、群治、世界群说32-37
  • (五) 师彝之长技以治彝,可也37-41
  • 三 以国粹思想为主导的文化观41-67
  • (一) 邓实转向国粹文化观的原因41-43
  • (二) 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43-48
  • (三) 民史之为物,中国未尝有也48-51
  • (四) 对清学的见解与思考51-58
  • (五) 六经皆史与通经致用58-61
  • (六) 复兴诸子学说61-67
  • 四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3
  • 后记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越;;历史分析、文化研究与哲学重建[J];探索与争鸣;1988年06期

2 尼古拉斯·加恩海姆 ,贺玉高,陶东风;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李德超;从研究范式看文化研究对当代翻译研究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和磊;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J];文艺研究;2005年09期

5 胡海;;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对话还是对立[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04期

6 张昭军;;“文化研究”理论与中国文化史研究[J];理论学刊;2006年01期

7 廖炳惠;陈清侨;王晓明;;文化研究与新的文化现实[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鲍栋;;打火机:闪烁其辞的文化研究[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年05期

9 王杰;胡波;;香山文化显芳华——香山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研究;2007年10期

10 胡绍华;;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J];三峡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雄;;前言[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2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王纪人;;对“都市文化原理”编写的几点建议[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曾军;;都市文化研究:范式及其问题[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平;;船政文化研究的启迪[A];船政文化研究[C];2003年

6 卫逢祺;;文化研究工作是一种严肃认真的事情[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7 ;《语言与文化研究》征稿启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语言与文化研究》征稿启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周立方;;松山Z阶嫖幕芯縸币猍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10 ;三秦文化研究会二00三年活动剪影选登[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登超;福建院海峡文化研究取得成绩[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记者 陈德胜邋见习记者 朱丽;三苏文化研究突出学术性和实践性[N];眉山日报;2007年

3 张飞龙邋李东芳;文化研究学科意欲何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记者 林娟;海峡文化研究会理事大会举行[N];福建日报;2008年

5 曹先锋;郓城水浒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N];菏泽日报;2009年

6 汪民安;文化研究与学术机器[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戴路;加强我国海洋文化研究[N];中国海洋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张黎;《彝族法律文化研究》出版发行[N];楚雄日报(汉);2006年

9 庞朝骥 高爱国;发掘传统法文化的优秀精神[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李耕书;市汉文化研究协会成立[N];汉中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梦春;河州回族脚户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韩瑞霞;美国传播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分野与融合[D];上海大学;2010年

3 高慧;追寻现代性:李欧梵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弘;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卡丽娜;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陶诚;“广东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孙刚;《故事新编》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9 杜传坤;荆棘路上的光荣[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志伟;英雄"与魏晋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邓实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潘子健;先唐禅让文化与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余鑫;文化研究视角观照下的R.施特劳斯音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爱群;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龙新;文化批评的三种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庄绪成;差异与融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明明;论“两个转向”对翻译与文化研究的价值和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静;伤痛与弥合:从文化角度解读《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成长[D];鲁东大学;2007年

9 薛稷;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07年

10 李n

本文编号:451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451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