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

发布时间:2017-06-21 19:12

  本文关键词: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译述的西方近代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在中国思想界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国学修养深厚,对中国传统文化能从社会进化论的观点给予批评。他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存在"好古忽今"的基本倾向,而且将政治与伦理混同,没有真正的政治学。从社会的实效考虑,他反对儒家的德治,主张法家的法治。然而儒家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又为严复所肯定,其晚年又以儒家的价值观念为立国之本;他坚持中学与西学的分立,以为中学之真与西学之新互为消长,而真正的国粹必将长存。近年来,怎样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又成为新的学术问题,严复的见解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关键词】严复 西学 中学 儒学 国粹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严复是中国近代具有广泛学术影响的启蒙思想家。他将西方新的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著作译介入中国,尤其是西方进化论的译述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巨大,由此形成一时的新的社会思潮。1916年西方英文杂志《中国社会与政治科学学报》曾高度评价严复的成就:严复先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珍贵;“圣人”心态对康有为早期文化思想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王天根;评点老子与严复对立宪的检视[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袁玲丽;;近代安徽高等外语教育的启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建军;蒋廷黻的外交史观[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5 高强;清末革命派尊黄现象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6 王应宪;;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7 俞妍君;;解构主义视域下《天演论》的翻译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李国飞;彭秋香;;简论近代“新民思潮”的逻辑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徐道彬;《说文段注》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波;吴彤;;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洋务派的翻译出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2 朱汉民;;《智育志》导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何玲;;1903年汴城会试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翁银陶;;简论严复诗论与其诗作之关系[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5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肖忠生;;论严复与中国近代教育[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7 王天根;朱从兵;;严复译著时间考析三题[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8 孙应祥;;《天演论》版本考异[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9 刘晓琴;;严复与晚清海军教育[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10 石文英;;严复论诗文[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彦峰;“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6 檀朝亮;建国初期(1949-1956年)农民国家观念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建娘;王植《韵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尹娣;荀子人性论中的教育思想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项云莎;戴震《方言疏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芳;试析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离异"与"复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卫华;;严复文化观简论[J];史学月刊;2008年11期

3 黄奇峰;近代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中西文化之会通》评介[J];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4 郭桥;严复中国文化建设与逻辑思想探赜[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孟祥栋;以西学光复中学——重评严复的文化观[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王中江;中日文化关系的一个侧面──从严译术语到日译术语的转换及其缘由[J];近代史研究;1995年04期

7 郑传贵;论“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形成过程[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8 杜艳华;严复思想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形成的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9 项义华;鲁迅与中外文化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张福兴,李春华;严复中西文化思想产生背景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震云;马宗昌;;关于儒学经学国学的关联及其当代意义[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2 解光宇;;论徽州文化的儒学物质(兼论区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邱环;;评述严复的中西文化结合论——兼谈严复晚期的“尊孔读经”的文化主张[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李欣;李正午;;严复传播西学与中国文化近代化[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5 杨龙;;中华儒商文化研究[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6 ;后记[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宗旨[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8 黄震云;马宗昌;;经学与中国政治文明[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杨发恩;;孔夫子在国外[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高瑞泉;;论“竞争”在中国人观念世界中的确立[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喻中;心性儒学:规范中国人生活的彼岸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程惠哲 任慧 文字整理 张敬华 潘源 肖庆;中国的孔子 世界的儒学[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贝淡宁 著 吴万伟 译;儒学应该如何复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记者 韩金伟;中国·广川董子文化协会成立[N];团结报;2009年

5 魏建;齐鲁文化精神传统的近代转变[N];光明日报;2003年

6 记者 舒晋瑜;“儒学热”中又闻逆耳音[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全美子(韩);韩国如何通过中国接受西方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日报记者 叶子 廖婧;传儒颂雅 文化兴柳[N];柳州日报;2009年

9 黄爱平;多元视野研究西学与清代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蒋国保;儒学的世俗化与大众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连燕春;价值的冲突与抉择:论严复与中国传统文化[D];厦门大学;2008年

2 王罡;论严复与中西文化价值观[D];西南大学;2006年

3 邵长虎;梁漱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华侨大学;2004年

4 王丁;于丹《<论语>心得》世俗化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赵书妍;16~18世纪的中意文化交流及其历史启示[D];河南大学;2006年

6 张玲;传统宗教思想对俄汉民族文化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张开荣;从廉想涉的《三代》看中国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扎西白吉;论翻译对语言及文化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469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