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国学研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及资源整合——以中华石鼓园文化创意产业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29 11:09

  本文关键词:国学研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及资源整合——以中华石鼓园文化创意产业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信息革命为内核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国学研究与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期而遇。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向纵深发展,就应该与国学研究进行积极对接,协同创新。从传播方式、存在形态以及受众需求等三方面看,国学研究与文化创意产业都有深度对接的可能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挥行业优势,以按照竞争体系积极整合国学研究资源,同时,以国学文化为原点,布局创意产业群,发挥集群优势。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过程中,应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切实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服务功能。
【作者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国学 国学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 对接与融合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3JK0262)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所谓“国学”,是指中国固有之学术文化。传统时代并无“国学”一说,“国学”是在“西学”这个巨大的“他者”镜像的映照下出现的。随着20世纪早期“西学”思想体系源源不断的输入,国学研究如火如荼。因此说,国学研究是在中西文化论争的话语逻辑中而展开。文化创意产业是后工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继敏;刘卫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2 李卫强;;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3期

3 陈汉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J];经济地理;2008年05期

4 夏汉宁;;数字时代与国学研究新气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5 獯江生;论国学与国学研究[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长江;程道品;;四川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边莉;;从国际视角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3 周国林;;基于产业升级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4 周志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1年10期

5 赵达薇;;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预测[J];管理现代化;2010年01期

6 马仁锋;;大都市创意空间识别研究——基于上海市创意企业分析视角[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8期

7 周志平;;文化创意产业: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J];改革与战略;2012年09期

8 杨艳梅;;北京海淀区国学文化产业发展之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张蔷;;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8期

10 蒋文;李和平;;文化诉求推动下的历史街区绅士化更新[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慧娥;赵芷;王天晓;;关于提升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颜芳;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下的燕京大学国学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鲍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钟祥喜;基于竞争力培育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赵健;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路径演化与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辉;唐山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培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3 李二焕;展会中的法律问题及监管机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张蕾;基于世界城市目标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社区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崔国;布里斯班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及对灾后城市重建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宇华;《哈利波特》品牌管理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倩;理工院校国学教育价值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8 赵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毕艳娜;统计与分析:1996-2005年的《历史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郑少云;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益波;;韩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王伟年;张平宇;;创意产业与城市再生[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2期

3 郑成宏;韩国文化产业现状与借鉴[J];当代韩国;2002年03期

4 张纯;王敬甯;陈平;王缉慈;吕斌;;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5 万里程;孙健;;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06年05期

6 阮婷婷;欧阳有旺;;文化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毕小青;王代丽;;基于“钻石模型”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佟贺丰;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5年01期

9 金元浦;文化创意实践的全球蜂起[J];w挛胖芸,

本文编号:497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497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