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从文白之争到文言文教学作用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7-07-16 09:31

  本文关键词:从文白之争到文言文教学作用的讨论


  更多相关文章: 文言文 白话文 文白之争


【摘要】:文白关系是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处理好文白关系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来说意义重大。本论文采用文献归纳、历史研究等方法,按照二十世纪前期、二十世纪后期至新世纪两个历史阶段,考察了自清末以来文白关系的演变过程,并探讨了文白关系演变给我们的启示。 在绪论部分,本论文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第一部分,二十世纪前期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文白之争。语文独立设科前,文白之争的探讨范围很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引发了十分激烈的文白之争。三十年代引发了“拯救国文”的讨论,后来由关于“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归结到文言文教学问题。四十年代的文白之争促进了文言文与白话文教学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中国语文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推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第二部分,二十世纪后期至新世纪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文白关系。建国至“文化大革命”期间,语文与政治的关系密切,语文教材文白混编,,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不够明确,语文课程中的文白比重反复发生变化。八十年代引发了关于文言文教学必要性的讨论。二十世纪末“国学热”、“古诗文诵读工程”、“文言复兴论”引发争论。新世纪以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又引发了一系列有关文言文教学问题新的讨论。文言文复古倾向,文言文重要程度,提倡白话化、淡化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学作用等都是讨论的重点问题。 第三部分,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文白关系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本论文通过对文白关系的演变进行探讨,主要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必须努力探求文言文、白话文的和谐统一关系,二者应是一种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二,文言文教学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三,文言文教学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第四,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汲取论争营养,不断提升教育理念。
【关键词】:文言文 白话文 文白之争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4
  • 一、 相关概念界定9-10
  • 二、 前人的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综述10-11
  • 三、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11-12
  • 四、 研究的方法12
  • 五、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论文框架12-14
  • 第一章 二十世纪前期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文白之争14-28
  • 一、 语文独立设科前关于文、白关系的讨论14-16
  • 二、 二十年代前后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文白之争16-23
  • (一) 白话文运动及社会上的文白之争16-18
  • (二) 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文白之争”18-23
  • 三、 三四十年代的文白之争23-28
  • (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白之争23-24
  • (二)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文白之争24-28
  • 第二章 二十世纪后期至新世纪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文白关系28-35
  • 一、 建国至文革期间语文课程中文白比重的反复变化28-30
  • 二、 八十年代关于文言文教学必要性的讨论30-31
  • 三、 新世纪以来国学热的日益升温及对文言文教学地位和作用的讨论31-35
  • (一) 2000 年至 2003 年有关文言文教学地位和作用的讨论32-33
  • (二) 2004 年有关文言文教学地位和作用的讨论33-34
  • (三) 2005 年至 2007 有关文言文教学地位和作用的讨论34-35
  • 第三章 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文白关系的演变给我们的启示35-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4
  • 致谢44-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玉明;20世纪30年代文言白话之争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2 赵黎明;;“大众语”:五四白话文精英色彩的祛除——对1934年大众语问题讨论的一个观察侧面[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3 郑国民;近代普及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文言文和白话文教学的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周海波;文白之争与五四文学的批评策略[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5 邬岩姣;;裘廷梁与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于锦恩;简论国语运动中白话文的推行——兼与赵慧峰先生商榷[J];民国档案;2004年03期

7 周新民;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王建军;论近代白话文教科书的产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2期

9 毕耕;重新审视“五四”时期的文言与白话之争[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10 尤伟;九十五年前一场“文白之争”[J];江南论坛;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全和;[N];光明日报;2003年

2 陈平原;[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春阳;白话文运动的危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刘茉琳;论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作[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红漫;文化嬗变中的文言文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游畅;文白转变的五个层面[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48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548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f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