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国学与文物:瓷枕上的赋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20:18

  本文关键词:国学与文物:瓷枕上的赋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物 瓷枕 枕赋


【摘要】: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所藏金元瓷枕上载有一篇完整的《枕赋》,其文本已由考古学者释录成文。然而,通过对《枕赋》文本作进一步的判别,发现该文本有六处需要修订。值得注意的是,结合赋史考其源流,金元《枕赋》的出现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现象,其上溯由汉至宋的枕赋,下联明清乃至当代的枕赋,可见金元瓷枕上的《枕赋》在题材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关键词】文物 瓷枕 枕赋
【基金】: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RGCGRF项目(756910H)
【分类号】:K85;I206.2
【正文快照】: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的学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诸如儒释道等意识形态,经史子集等文献数据以及口耳相传的民俗技艺,皆属此类;另一个层面是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古建筑,而且传世的、出土的文物,也属此类。当前,宣传上的“国学热”似乎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兴;王时磊;;磁州窑的漳滨逸人制枕[J];收藏家;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连伟;郭君铭;;《庄子·外物》“两陷”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道升;;羿射日的三重证据及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李先华;《庄子》词语注释平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倩;宋魁;;《庄子·缮性》注 校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5 王毅;;《易·兑》之“兑”新诂[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张秋婵;论作为诗学范畴的“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陶家韵;;马其昶《庄子故》的学术成就及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唐元发;;《庄子》词义考辨三则[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毕红刚;;中国文学自觉考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郑园;东坡词中的时间与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鲁杰;中医意象思维的心理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刘白明;老庄正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永凤;社群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任海涛;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贺艳敏;论辛弃疾对《庄子》的接受[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玲;从《诗经》看周代先民的时间意识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朝源;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丽丽;宋代商人经济犯罪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巩怀霞;《香祖笔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海涛;论韦苏州的生活观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萌;清末民初小说理论审美价值范式分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栋;冀南出土磁窑器物上的金元词曲[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2 ;文物调包案[J];素质教育博览;2010年06期

3 贾平凹;;文物——一个过去的童话[J];上海文学;1981年09期

4 晚秀;古玩市场中的淘金梦[J];社会;1992年05期

5 晓鸿;简评《西湖旅游丛书》[J];浙江学刊;1993年03期

6 汪秉性;;赝品[J];群言;1993年04期

7 甄源森;刑警“特洛伊行动”[J];电影创作;1994年04期

8 蔚积明;摧毁恶势力──山西警方侦审“侯百万”“郭千万”两大文物犯罪集团纪实[J];人民公安;1995年16期

9 李建平;始料未及[J];童话世界(A版);2004年09期

10 季伟;;皇陵疑案——河南巩义特大文物被盗案侦破纪实[J];啄木鸟;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袁祥;;施耐庵研究没有打句号[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江慰庐;;破解开了“曹雪芹写的碑文”之谜——“曹寅篆额”碑铭发现纪实[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3 甄越明;陆碧波;沈志明;;二十世纪《水浒传》作者研究和兴建纪念馆始末[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元佐;;闽台缘,,中秋情(排律)[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5 张国光;;续辨所谓“施耐庵文物、史料”之伪答客难[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6 孟繁仁;;“仓颉造字”与罗贯中“隐名石匾”——罗贯中文物史料的新发现[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钱克兴;李继凯;;晚年郭沫若的诗墨情怀和行旅书写——以郭沫若与古都西安为中心的考察[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8 葛景春;;“南陵”到底在哪里?[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9 张袁祥;;施耐庵研究的演进过程[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丁锡贤;;浙东唐诗之路与霞客绍兴之旅——兼谈参加徐学研究的收获与打算[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华;再现文物鉴赏家的人格魅力[N];文艺报;2005年

2 白麟;他为宝鸡挖宝人立传[N];宝鸡日报;2006年

3 张成富;一部热情讴歌北大荒精神的好书[N];文艺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周戎 实习生 刘丹丹;艾芜,《南行记》手稿北行去[N];四川日报;2005年

5 安然;在警察与作家之间[N];文艺报;2007年

6 陈艳;当学术乘上童话的风帆[N];文学报;2008年

7 聂作平;小说家的笔折断以后[N];吉林日报;2002年

8 刘屏;文学馆收藏的沈从文手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宁 毛梦溪;曹雪芹想要有个家[N];人民政协报;2002年

10 黄树芳;被照亮的心灵[N];山西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娇;西汉以前古籍中相同或类似内容重复出现现象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田晓膺;隋唐五代道教诗歌的审美管窥[D];四川大学;2006年

3 王志芳;《诗经》中生活习俗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明文;《大雅》《颂》之毛传郑笺与金文[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尹德存;《姑妄言》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川;《山海经》神话记录系统性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建智;都城赋与汉代都城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唐芸芸;《游仙窟》新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6 孙莹莹;从历史到传说[D];北京大学;2008年

7 段祖青;陶弘景道教文艺思想及创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敬玲;学术:小说之外的沈从文[D];厦门大学;2008年

9 彭志琴;章学诚文体批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64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564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