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大陆高中语文与台湾高中国文教材文言文选篇比较

发布时间:2017-07-30 13:22

  本文关键词:大陆高中语文与台湾高中国文教材文言文选篇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文言文 选篇 大陆高中语文教材 台湾高中国文教材 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而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样本。关注教材中文言文的选篇,提高教材文言文编选的质量,为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文言文提供保障。本文将比较大陆和台湾两地高中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异同,分析两地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得失,为进一步完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 本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界定了论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分析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第一章简要的介绍了两地教材的整体状况,对照两地高中教材的编辑意图和内部结构,对两地教材有了大致的了解。第二章从社会要求、文化传递和学生需要三个方面,概括两地高中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指导思想:两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民族语言中的精品、认知发展理论,为文言文选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两地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数量及比例、体裁、朝代、题材、相同篇目相同作者的比较,系统地分析两地教材的异同。统计数据,比较异同,分析其原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论据。第四章总结两地高中教材文言文选篇的得失。大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篇的比例考虑了大陆学生现有的文言文水平,体现文学史的发展状况,注重经典性,适合高中生的认知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但文言文分布失衡,个别选文不当。台湾翰林版国文教材中文言文选篇比重大,有一套完整的国文教学体系,选文兼顾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注重本土素材作品,发扬儒家文化,但文言文朝代分布无规律,本土作品政治性强。面对两地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而思考其对完善大陆高中国学教育和编制校本国学教材的启示。 在结语中,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着眼,由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选篇问题,深化为古典文学与现代社会如何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 选篇 大陆高中语文教材 台湾高中国文教材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9
  • 一、本文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意义11-12
  • 二、大陆、台湾两地研究现状述评12-18
  • 三、研究的目标和方法18-19
  • 第一章 大陆、台湾两地高中教材整体观照19-24
  • 第一节 大陆高中语文教材(2007年人教版)19-20
  • 一、高中《语文》简评19
  • 二、编辑意图和内部结构19-20
  • 第二节 台湾高中国文教材(2012年翰林版)20-24
  • 一、高中《国文》评介20-21
  • 二、《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评介21-22
  • 三、两地语文教材组成部分对比22-24
  • 第二章 大陆、台湾两地高中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理论依据24-35
  • 第一节 社会要求:两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24-30
  • 一、两地《课程标准》的整体对照24
  • 二、大陆新《课程标准》中文言文篇目选择要求24-27
  • 三、台湾《课程纲要》中文言文篇目选择要求27-30
  • 四、两地《课程标准》文言文选篇异同分析30
  • 第二节 文化传递:民族语言中的精品30-32
  • 一、文质兼美31
  • 二、文学地位31
  • 三、适合教学31-32
  • 第三节 学生需要:认知发展理论32-35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2-33
  •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33-35
  • 第三章 大陆、台湾两地高中教材中文言文选篇比较35-51
  • 第一节 文言文数量及比例比较35-37
  • 一、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数量及比例比较35-36
  • 二、比较36
  • 三、分析36-37
  • 第二节 文言文各式体裁比较37-42
  • 一、两套教材中文言文体裁分布状况38-41
  • 二、两套教材各册文言文体裁分布状况41-42
  • 第三节 文言文作品朝代比较42-45
  • 一、两套教材文言文朝代分布状况42-44
  • 二、比较44-45
  • 三、分析45
  • 第四节 文言文题材分类比较45-47
  • 一、两地教材文言文题材分布状况46
  • 二、比较46
  • 三、分析46-47
  • 第五节 文言文相同篇目、相同作者篇目比较47-51
  • 一、两套教材中相同的文言文篇目比较48-49
  • 二、两地教材中相同作家不同篇目比较49-51
  • 第四章 大陆、台湾两地高中教材文言文选篇的得失及其启示51-60
  • 第一节 两地高中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得失51-57
  • 一、大陆人教版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得失51-54
  • 二、台湾翰林版教材中文言文选篇的得失54-57
  • 第二节 两地文言文选篇对大陆校本国学教材的启示57-58
  • 一、确立教材选文的标准,选文要多元化57-58
  • 二、选入反映地方文学的文言作品,但注意其文学性58
  • 第三节 台湾高中国文教材对完善大陆高中国学教育的启示58-60
  • 一、加强国学评价制度、确保国学教育走上正轨58-59
  • 二、端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构建国学体系59-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5
  • 附录1:大陆人教版高中《语文》(2007年版)文言文选篇65-67
  • 附录2: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2012年版)文言文选篇67-70
  • 附录3:翰林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文言文选篇70-76
  • 后记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艳梅;大陆《语文课程标准》与台湾《语文课程纲要》之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03年03期

2 张杰;;人教版与北京版高中新课程《语文》实验教材(必修部分)比较[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3 董雪洁;;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比较——以苏教版和台湾“国立编译局”版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13期

4 赖一郎;;台湾地区国文教材:儒学与乡土混搭[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20期

5 缪佳芹;;中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7年03期

6 周为筠;;文化没有两岸——写在《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前[J];社会观察;2008年08期

7 夏惠贤;赵静;;沪台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编排的比较分析——以上教版和翰林版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12期

8 陈黎明;王明建;;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黄卓顺;;现代教育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实践[J];文教资料;2006年24期

10 王慧丽;;中国台湾地区《国文》教材选文的心理学分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升;高中国学教育的教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94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594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