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中小学国学课程的经典教学探讨

发布时间:2014-09-14 13:46
【摘要】 随着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国学教育有两次高潮。近十年来关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国学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国学教育的途径以及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情感向度等问题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研究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研究内容缺乏深度、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强。国学教育研究应进一步深入认识国学教育的地位、明确国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课程地位、协调形式与精神、传统价值与现代精神的关系,还应提高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
 
【关键词】 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研究; 进展与问题;

    中小学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已经越来越普及,被更多的教育者所认同。它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人格、塑造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把国学诵读教育贯穿于我们日常教育过程中,这是一种思想的传达,一种境界的传承。在国学诵读课程中,我们不一味要求学生知其意,而重在潜移默化。
  国学诵读既然以诵读为主,不求甚解,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给学生提供大量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熟读成诵”。即达到了中小学课程中对国学诵读的要求。在反复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我国古文化的精华,吟诵着那朗朗上口的诗句,体会着抑扬顿挫的诗韵,让国学经典绽放出美的意境,在这种美的享受中,学生便受到了经典诗文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不经意中,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审美高度,增加了他们的远见卓识,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人文素养。
  为此,我们必须抓好如下几点,全力加强中小学国学的经典教学。
  一、理念先行,纳入课程
  思想引领行动,观念指导教育。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革命,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这是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基本前提。现有国情下的中学生课业负担本来就非常沉重,学生、教师、学校都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国学教育很难开展起来,即使开展起来也难免落入“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丢掉”的尴尬境地,更别说得到师资、课时、外出活动的经费保证了。嘉禾县别出心裁,高度重视国学教育,全县教师热衷国学教育,传承国学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已在广大师生间达成共识,出现了国学经典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方兴未艾局面。
  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如果没有课程做依托,只是漂浮的空中楼阁,终究是一句空话。只有纳入课程体系,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才有了课时师资的保障,才有了内容的载体,才真正落到了实处,才会有持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www.bigengculture.com收集整理久的生命力。不言而喻,开设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是将国学经典纳入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实践的关键所在。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开设国学经典课程的同时,不可忘记在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中也有很多教学内容本身就属国学范畴,也是将国学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的良好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有国学教育的观念,不仅要根据课程标准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了解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更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认识儒家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而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
  二、精选教材和加强师资建设,注意跟踪调研与交流指导
  2012年10月份,国内唯一传统文化教程——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正式发行。因此,中小学可以选择用于教学,或是组织专家编写更加适合我省实际的教材。其次,国学进课堂,还必须解决师资问题,各中小学校要以品德、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为辅,进行学科渗透,建立一支国学经典教育师资队伍。教育部门可以和各大高校开展合作,通过开展教师国学经典教育专题培训、继续教育、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强化任课教师国学经典教育能力。组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赴国学经典教育开展得广泛、扎实地区、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增进对国学经典教育的感性认识,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再次,利用课前和每周德育课时进行国学教育,可与常规教学相结合,与日常德育相结合,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德育、教研、青教等部门都可以参与进来,通过跟踪调研可以随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开展研讨、交流指导,使之与教学大纲的实施、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溶为一体。
  三、注入现代元素,采取较灵活的体制,多方协作
  如何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领略国学的精华?我认为,必须给国学教育注入现代元素。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伴有古乐,并辅以动画片演绎,既有古代寓言,也有外国故事,让孩子们在逼真的环境里追思古人,陶冶性情。此次培训,北京二中课间播放世界名曲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每次课间播放一首世界名曲,一天下来,就有六七首,一星期一轮换。一学期下来,学生能听数百首世界名曲。这一做法值得国学实验学校借鉴,如在校园音乐中每天播放古典曲目,让学生在音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国学本身也存在着扬弃和继承再创新,赋予时代新内容的问题。对孩子们学习国学的要求应以“朗朗上口,不求甚解”。国学教育的时间可采取弹性制。如老师每天早自习前20分钟领着诵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和古代圣贤对话,在经典里遨游,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触摸着文言的精彩开展国学教育,还需要制定实施的计划和步骤包括老师的进修、学校的教育教学决策、校园环境建设、德育的大力倡导和配合、社区的辐射等,只有在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从国学中受益。
  四、加强国学课程实施的管理和指导
  我们把国学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把国学课程实施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加强国学教育及其课程实施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切实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各中小学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国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活动组织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师工作管理制度、教师工作奖励制度。教育局将国学课程实施纳入考核评估体系,敦促学校和教师实施好国学课程,使国学教育及课程实施制度化、常态化。
  2举办国学教育管理者培训,召开有教育行政部门、研训机构、学校领导、国学课程培训者参加的课程实施管理研讨会,提高国学课程管理能力。
  3组织国学课程实施专项检查,并把国学教育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检查评估项目,全面检查学校国学教育工作,依照新教学常规全面检查教师国学课程教学情况。通过检查指导,促使学校强化国学教育、规范教师国学教学。在最近组织的检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各中小学切实做到国学课程列入学校课程表,每周一节课,许多学校还实行早读课集体诵读国学经典,有国学教师参与和指导。利国中心学校国学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国学公开课或观摩课、提交一篇国学教育教学论文。三平中学在全校开展国学教育“四个一”活动,即写一篇国学学习笔记、讲一个美德故事、学习一个美德人物、开展一个美德活动。
  4加强国学教育宣传。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许多中小学校开设了国学教育宣传栏,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华章录音朗诵,挂起“加强国学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等大条幅,建设传统文化长廊,构建书香校园,向家长致“携手加强国学教育”公开信,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沟通家长、宣传社会,齐心协力抓好国学教育,在学校和社会创设浓厚的国学教育氛围,使国学教育深入人心。
五、在国学经典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将相和”的君子风范,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总之,让学生在各方面成长最关键的时候,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孩子的文化和道德素质;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教育孩子做有理想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有诗意情愫的人对孩子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国学经典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是祖先多少年来的智慧结晶。而今天的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革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今日教育之责任。因此,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用经典塑造学生的成功人生,进而从容应对人生中充满未知的未来;用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培养德才兼备,文韬武略的栋梁人才。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着诵读的快乐,欣赏着经典的魅力,也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8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8916.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浅谈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