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高中差班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疏导策略

发布时间:2016-12-03 18:37

  本文关键词:陕南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07年

高中差班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疏导策略

罗国香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本文正从高中差班学生身上着手,结合自己从教将近10年的体会,分析了高中差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重点分析了这些差班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逆反心理问题、早恋心理问题,自卑心理问题、封闭心理问题等。分析了高中差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因素,其中,有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针对对这类差班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预防和疏导策略,重点是要提高教师素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取消分重点班差班制度,重视家庭、父母对这类差生的教育和关注,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提倡民主、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44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8
  • 一、引言8-12
  • (一) 高中差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分析8-9
  • (二) 国内外高中差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的综述和评价9-10
  • (三) 对前人关于高中差班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的评价10-12
  • 二、高中差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12-25
  • (一) 学习类问题12-17
  • 1、考试焦虑问题12-13
  • 2、厌学心理问题13-17
  • (二) 人际关系问题17-21
  • 1、自卑心理问题17-18
  • 2、封闭心理问题18-20
  • 3、逆反心理问题20-21
  • (三) 情感类问题21-25
  • 1、易怒21-22
  • 2、多疑22
  • 3、早恋心理问题22-25
  • 三、影响高中差班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25-28
  • (一) 个体因素25
  • (二) 家庭因素25-26
  • (三) 学校因素26
  • (四) 社会因素26-28
  • 四、对高中差班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应对策略28-38
  • (一)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8-30
  • (二)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30-34
  • 1、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30-32
  • 2、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32
  • 3、取消分重点班、差班制度32-34
  • (三) 重视家长的家庭教育34-38
  • 1、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34-36
  • 2、提倡民主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36-38
  • 结束语38-39
  • 参考文献39-40
  • 附录40-42
  • 致谢4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正群;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心理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5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王君芳;;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葛娟;;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林凤;;浅谈高职酒店旅游类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磊;;独立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白冬;;初中历史学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刘树梅;;当代德育教育之我见[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付向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晓燕;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群;;高中生厌学现象的体会[J];才智;2008年21期

    2 干洪珍;;中职学生厌学之原因及解决方法[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2期

    3 谢静;;元认知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胡晓芳;;用积极心理学构建高职女生幸福人生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肖川;课程发展名词·术语诠释(五)[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6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7 魏琳;申军;;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帮助学生轻松记忆[J];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8 徐雷;许畅;;元认知结构在教学背景中的理解[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9 吴增强;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辅导[J];河南教育;2001年03期

    10 阮为文;;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过程及其预防转化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锐;论“自我”观念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卓明;陕南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波;元认知策略与高中生英语课后阅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邓婷;高中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晓姝;探究元认知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华玲;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彦顺;新课程下初中地理课堂低效的形成原因及改进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小英;小班化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新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雪婧;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及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玲;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广安;王新民;;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年04期

    2 赵晓杰;翟亚丽;邹坤;;高职护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0期

    3 田爱英,朱彦玲;浅谈中专生的心理问题与调适[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1996年Z1期

    4 周正猷;;让孩子活得轻松些[J];科学大众(中学版);1996年04期

    5 郭一红,程葵;大学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指导[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陈晓荣,樊勇,朱保成;高校扩招背景下体育教师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苏成安;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干预[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01期

    8 张建平,张祝平;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08期

    9 陈贵玲,邹坤苹,苏琪;艺术大学生心理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艺术教育;2005年04期

    10 余菊芬,刘书铭;课堂教学中对护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一平;;浅谈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性[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郝志红;;关于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预测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赫文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对策[A];河南省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糖尿病护理新进展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4 刘俊梅;王东军;;“日记——聊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凌晓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达小萍;;慢性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前后的心理问题及护理[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严莉丽;;性病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的变化[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振玲;;肝硬化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王兴华;;为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营造快乐人生——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慧娟;;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A];全国第十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洪桥;[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记者 崔立新;[N];中国人口报;2008年

    3 北斗;[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社会学所 沈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王金菊 记者  吴天飞;[N];哈尔滨日报;2006年

    6 丁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李姝;[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记者 黄明 通讯员 王确;[N];工人日报;2005年

    9 ;[N];人民政协报;2005年

    10 延德;[N];中国企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华雄;异构WDM网络中流量疏导的生存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3 刘亚林;EAP(员工援助计划)的成本、效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4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赵刚;1、HIV-1gp120与人γ干扰素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学功能鉴定 2、浙江省HIV-1感染者心理问题调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6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梁涛;贵州海洛因成瘾者在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保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琴;三峡水库移民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农村初中后进生心理问题成因及疏导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罗国香;高中差班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疏导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钱建明;中学学业优秀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史广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阿丽腾高娃;新时期中学政治教师心理问题探因及健康心理素质修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宋宇;长春大学视障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马闻钧;公安院校学员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郑禄玉;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毅;县级行政决策智囊团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袁荃;网络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陕南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3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