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师范生美术教学与评价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14-11-28 08:58
    
    【摘要】本文在分析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层次师范生美术教学与评价现状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与构想、教学计划设计、基本技能过关构想和成绩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以期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师范生,美术教学;评价方案;改革;
 
    初中起点五年制师范生将从事未来小学和学前教育的教师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教学能力影响着未来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化竞争,许多国家都清醒地认识到了师范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和重要性——教育要优先发展,才能奠基国家美好未来。
 
    一、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层次师范生美术教学与评价现状
 
    目前,全国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层次师范生美术教学与评价没有一套合理完整的体系,在对学生的美术技能训练、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美术科学习综合评价等体系的研究方面还是一个空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从全国初中起点三年制中等师范教育专业取消并逐步升格为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师资后,大多还是沿袭原中等师范美术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国内初中起点五年制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方面没有组织专家进行专门的课题研究。有此专业相关学校各自为政,比较散乱,找不到一套完整系统的美术教育教学与学生成绩评价方案可参考、借鉴与实施。
 
    二是《全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应从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高度来相应地培养提高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能力。但是,据调查当前相关小学教师师资培养学校并没有把《全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学习纳入学校美术教学内容,学校美术教学也就未提高到以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未来小学教师的高度来相应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学生并不了解《全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于其教学能力的要求认识不足,因而他们较难适应将来有可能从事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而这一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广泛存在。
 
    三是五年制专科层次学生是大多是招收的农村初中毕业生,美术基础薄弱,良莠不齐,而美术教学在师范生培养中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每一位师范生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美术学习合格是其成为合格的小学或学前教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的美术教学方案是沿袭以前三年制中师生美术教学方案没有多少变革,达不到五年制专科层次美术教学目标和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不科学,比例失调,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美术教学在全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技能训练途径单一,形式零散,缺乏相关的从师技能训练;(3)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美术教学实践被边沿化;(4)职业心理准备不充分;(5)学生美术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的评价欠完整和合理等。
 
    二、构建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层次师范生美术教学与评价体系
 
    为了充分体现和发挥美术教学在全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技能训练、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完善学生美术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美术教学与评价实际,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师范生美术教学与评价方案》。
 
    1、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适应师范美术教育中学生美术技能训练与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步发展的规律,完善一套科学合理有发展性的符合五年制大专层次师范生美术教学规律及其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美术教育评价体系,以促进师范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培养对象为初中应届毕业生,学制5年,在校学习四年半,最后一学期为上岗实习。
 
    培养目标是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备学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一定科研能力的适应现代学前、小学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需求的专科层次教育师资。
 
    培养规格是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强调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宽广、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化美术基本技能,做到学有所长,适应小学、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专门化的要求;重视学前、小学美术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以形成学生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学前、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规律,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学前、小学美术教育专业技能、技巧环节训练,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观点以及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形成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发展、全面提高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2、课程设置构想
 
    (1)课程设置原则。主要考虑三个维度:一是从培养目标、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设置各类课程,努力打好美术专业基础,切实加强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教育技能的训练,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保证美术专科教学质量。二是做到五年统筹,循序渐进,构建科学有序的课程体系。选修课、实习实践等围绕培养目标、合理分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有序地贯穿和渗透到五年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此来保证全学程的连续性,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三是根据“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文化课与美术专业课为主干,融选修课程、教育实践等课程于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教育技能方面形成个人的专长。
 
    (2)课程设置构想。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学前、初等教育美术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课程和其它活动课程四部分组成。四者有机结合,发挥课程的整合功能。
 
    必修课。美术必修课程是学校的主体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由美术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两部分组成。专业理论课包括美术概述,美术鉴赏,素描基本知识,色彩基本知识,设计基本知识,图案基础知识,实用美术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课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其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素描、色彩、图案、实用美术、版画基础、中国画基础等。
 
    选修课。选修课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的延伸与补充,主要分必选专业课、任选专业课两部分组成。必选专业课是注重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更深层次的培养,以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专业特长,包括中外美术简史,素描静物、人物、风景画,水彩、水粉风景,中国山水画,电脑美术,儿童审美心理研究等。任选专业课并不要求学生人人都学,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倾向,通过选修方式朝某一领域深钻,以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自身能量。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油画,版画,书法与篆刻,动画制作,民间艺术。
 
    教育实践课。教育实践课程是专业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学生学前、小学教育,了解儿童,巩固专业思想,印证理论知识,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和培养从事学前与小学美术教育活动和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实践课程包括,参观调查,教育见习实习等。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课包括美术教育教学法,美术教学挂图制作,课件制作等。
 
    其它活动课与能力过关要求。美术活动课主要安排在课外进行,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美术活动课主要包括班级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各种竞赛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讲座、基本功训练等。能力过关包括简笔画能力、绘画写生基本能力、说课基本能力和美术创作基本能力过关。
 
    3、课程教学计划设计
 
    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师范生的美术课分美术基础必修与选修课、专业必修与选修课两大块。美术基础必修与选修课集中在一、二年级进行教学,面向所有初中起点五年制师范学生,学时为2课时/每周。美术专业必修与选修课在三、四、五年级进行教学,面向有志于学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美术专修生,学时为4课时/每周。这主要是为了强化提高此类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和美术教学能力。
 
    (1)美术基础必修课与自修课(第一、二学年)。必修课包括美术作品鉴赏——绪论、中国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透视与构图;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基础;认识、感受、表现色彩——水彩画;图案基础、美术字;中国画基础;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简笔画;设计与生活;版画——纸版、木版、综合版、儿童版画。
 
    自修课包括水粉静物、儿童绘画、中国传统图案、设计基础——立体构成视觉传达设计、产品与环境设计。
 
    (2)美术专修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三、四、五学年)。专业必修课包括:摄影作品欣赏与摄影操作基础,美术教学法,人物头部结构解剖与比例知识,复杂组合静物素描临摹、写生、默写训练,石膏人物头像、胸像素描,人物头像、生半身像素描写生,人物动态速写、场景速写,从静物到风景——色彩静物写生、色彩风景写生,山水画临摹与创作,毕业创作汇报,中国民间美术,小学实用美术——平面手工剪纸、趣味立体手工、刺绣、陶艺、贺卡设计直观教具设计、校园与教室环境布置。
 
    教育实践课主要有幼儿、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美术课课件制作、教育教学见习、教育教学实习。
 
    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油画基础、油画棒绘画技法、水印版画,丝网版画、动画制作、书法与篆刻。
 
    4、美术基本技能过关构想
 
    (1)简笔画基本能力过关。过关考核时间为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考核对象为五年制大专师范全体学生。考核办法与考核评分标准:①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标准试卷,采用百分制评卷,考核小组成员根据拟订的评分标准分别打分,取其平均值为学生考核得分,过关线由考核小组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原则上成绩85分以上为过关。②简笔画过关考核内容为单个形象默写20个(器物、植物、动物、人物、景物各4个),小学或幼儿文学内容简笔画命题创编一幅。③单个形象默写安总分的70%记分,要求形象描绘准确、生动,用线果断、流畅,构图饱满;命题创编按总分的20%,要求创编立意巧妙,简洁明了;试卷整体效果分10%,要求试卷、画面整洁漂亮。④要求在15-18分钟内完成试卷,不能按时完成试卷者不合格,单个指定默写形象不对者为不合格。
 
    (2)绘画基本能力过关。绘画能力过关分为素描写生技能过关和色彩写生技能过关两项。考核对象为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师范美术专修学生。考核内容为静物写生。考核时间为第四学年第一期素描能力过关考核,第四学年第二期色彩能力过关考核。考核办法:所有参加考核的学生须带学生证或身份证入场;学生自备画具,学校提供画纸;在规定时间(二小时)内独立完成规定写生内容;由专业授课教师出卷,学校统一安排老师监考;由两人(含两人)以上美术专业教师共同评卷。过关标准:能较熟练掌握、运用素描与色彩工具材料进行写生,能较合理运用素描、色彩技法表现对象;构图合理,造型基本准确;画面形象立体感、空间感较强,画面完整;能运用素描与色彩表现语言对实物进行艺术处理,画面有一定的艺术性;按百分制记分,60分以上(含60分)为过关。
 
    (3)美术说课能力过关。过关考核时间为第五学年第一学期。考核对象为五年制大专师范美术专修学生。考核办法与考核评分标准:以说课比赛的形式进行,要求每一个美术专修生必须参加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级进行。初赛学生自选说课内容,初选进入决赛的选手按规定说课内容进行决赛,评委由教师组成,现场打分,根据参赛人数按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4)美术基本创作能力过关。过关考核时间为第五年第一学期。考核对象为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师范美术专修学生。考核办法与考核评分标准是每一届五年制大专师范美术专修学生都必须举办一次大型的美术原创作品毕业汇报大展,学生独立完成美术原创作品一幅,于学校艺术展览厅进行公开展出。没按要求完成汇报任务者不过关,且本期期评美术专业成绩不及格。
 
    5、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师范生美术成绩考核办法设计
 
    为了在短的时间内较快的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以考促学,规范美术考试和学生美术成绩的评定办法,确保美术考试的严肃性,特制定本办法。
 
    考试考查与成绩评定。(1)美术基础必修与美术专业必修课程:分单元课进行考查,期中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时间由各备课组教师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完成的时间确定,各备课组统一命题,任课老师随堂监考,平行班级老师统一评卷和统分;期终考试由学校教务科统一组织考试;各年级平行班统一考题,统一评卷统分;学生期评成绩纳入班级评优和个人评先中。(2)美术选修课程:美术选修课程在期末提前一周进行随堂考试,任课老师随堂监考,各备课组和平行班级统一考题,统一评卷和统分,期评成绩纳入个人评先中。(3)成绩的评定:学生应注重平时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学生成绩评定向平时表现和平时作业上倾斜。学生美术成绩按百分制记分,必修课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平时表现(10分)、平时作业成绩(30分)、期中考查(20分)、期末统考分(40分);选修课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表现(10分)、平时作业(40分)、期末考试(50分)。平时作业成绩打分按5分一档记分,单元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按1-2分一档记分,最高分不得超过96分。原则上优秀率不高于30%,不及格率不高于是10%。美术考试题必须以试卷的形式进行命题并进行封签。美术考试纸张由学校统一发放,并盖上美术考试专用章。
 
    三、结语
 
    按照《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师范生美术教学与评价方案》,我们从2012年下学期开始在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中实施,从初等教育专业07级学生开始推进美术专业教学改革。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美术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协调学习问题,有些学生会顾此失彼;二是《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师范生美术教学与评价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显得过于求全,有必要进行课程的综合、融合与整合;三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必要的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调查与感受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在方案中还没有体现出来;四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健,孙权.  自然科学教育研究——以五年制幼师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0)
[2] 朱敖荣.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J]. 中国改革. 1998(07)
[3] 赵静,林栓宝,杨丽霞.  五年制大专学生管理的几点体会[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7)
[4] 罗春慧.  对改制后幼儿师范舞蹈教育教学的思考[J].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02)
[5] 晓瑞.  撒播一路幼教阳光——记贵阳幼儿师范学校[J]. 贵阳文史. 2005(01)
[6] 吴登明.  初等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改革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7] 马波.  五年制大专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 文教资料. 2010(02)
[8] 曹庭伟.  关于五年制大专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初步设想[J].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6)
[9] 唐贵云.  浅析五年制大专的教学与管理[J]. 教育与职业. 2010(26)
[10] 王磊.  上上下下的选择——走出网瘾的阴霾个案分析[J]. 考试周刊. 2011(38)
[11] 罗时德,沈勤.  套办五年制技术专科的实践与体会[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8(02)



本文编号:10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0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