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19:11

  本文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对于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独有的书院制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但对于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沿革、教育理念、基本做法等方面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深入分析。只有通过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才能够认识和把握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 论文以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沿革为起点,对其通识教育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中文大学的历史沿革的区分主要以每个时期的课程改革报告和香港政府重大的教育举措为依据,将其分为成立初期、管理整合期、系统化时期、曲折改革期和稳定期。对于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从宏观方面的教育理念,再到微观方面的具体做法都作了详细的阐述。通过总结与分析,将中文大学的教育理念分为了全人教育理念、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和跨学科学习理念。对于其具体做法,从大学通识教育和书院通识教育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并主要围绕具体的课程设置进行。通过抽象与具体的分析,概括出了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四个特点,即古今通识、中西通识、知行统一和文化融合。在对中文大学教育全面研究之后,提出了我国内地大学可以借鉴的方面。具体体现在其重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有具体的课程质量的保障措施。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环节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在共同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 通识教育 大学通识 书院通识 书院制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2
  • 1.1 当前学界研究的基本概况8
  • 1.2 当前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8-12
  • 1.2.1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8-9
  • 1.2.2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阶段9-10
  • 1.2.3 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10
  • 1.2.4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10-12
  • 2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思想基础12-19
  • 2.1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12-17
  • 2.1.1 通识教育创始时期13-14
  • 2.1.2 书院学系管理整合时期14-15
  • 2.1.3 通识教育系统化时期15-16
  • 2.1.4 通识教育曲折发展时期16
  • 2.1.5 通识教育规范化时期16-17
  • 2.2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思想基础17-19
  • 2.2.1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17-18
  • 2.2.2 英国近代教育思想18-19
  • 3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19-23
  • 3.1 全人教育理念19-21
  • 3.1.1 充分发挥校友的建设性作用19-20
  • 3.1.2 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和领导能力20
  • 3.1.3 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20-21
  • 3.1.4 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21
  • 3.2 终身学习教育理念21-23
  • 3.2.1 设置多样化课程22
  • 3.2.2 不断加大激励力度22
  • 3.2.3 深度推进课程社会化22-23
  • 4 跨学科学习理念23
  • 5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做法23-31
  • 5.1 大学为主体的通识教育制度设计24-27
  • 5.1.1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24-26
  • 5.1.2 通识教育“四范围”26
  • 5.1.3 领袖培育课程26-27
  • 5.2 以书院为主体的通识教育制度设计27-31
  • 5.2.1 课程设置27-29
  • 5.2.2 书院特色会议29-31
  • 6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特点31-37
  • 6.1 古今通识31-33
  • 6.1.1 人才培养的中国古典文化意蕴31-32
  • 6.1.2 注重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衔接32-33
  • 6.2 中西通识33-34
  • 6.2.1 融汇中国与西方的使命33
  • 6.2.2 课程的中西通识意蕴33-34
  • 6.2.3 交流计划的中西通识意蕴34
  • 6.3 知行统一34-35
  • 6.3.1 实习体验计划34-35
  • 6.3.2 职业规划与体验35
  • 6.4 文化融合35-37
  • 6.4.1 多元学生组合35-36
  • 6.4.2 多元文化活动36-37
  • 7 启迪与借鉴37-43
  • 7.1 内地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37-40
  • 7.1.1 通识教育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38
  • 7.1.2 内地大学通识教育如何定位价值观教育38-39
  • 7.1.3 通识教育效果如何监督和评估39-40
  • 7.2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40-43
  • 7.2.1 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分量40-41
  • 7.2.2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41
  • 7.2.3 加强通识教育制度化监督41-43
  • 参考文献43-45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5-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海芍;王瑞珍;;通识教育在香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2 秦怡红;;内地普通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经验借鉴[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储朝晖;;近代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的生成与特征[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06期

4 鲁璐;;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07年03期

5 吴梓明;宗教教育的世俗化与现代化──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个案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梁美仪;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通识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7 李建群;;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04期

8 陈卫平,刘梅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02期

9 刘晶;;关于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的若干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Z1期

10 张德启;;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及其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9期


  本文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6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