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20:05

  本文关键词: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应届毕业生是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应届本科毕业生是其中的重要群体,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庞大复杂的社会公共活动和管理行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改革开放前沿,人力资源需求旺盛,就业意向相对集中,就业活动相对活跃,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状况备受瞩目。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形势,随着上海地区的改革发展而迅速变化,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上海进入新一轮转型驱动和改革发展期,更需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必将进一步强化“海纳百川”的人力资源理念。为此,有效促进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直接就业,保证数量和质量,以及时适应现实需要,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研究意义。本文围绕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问题,在对国内外就业理论和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实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十二五”期间的直接就业情况,搜集和汇总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现行就业模式,评估基本现状,梳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统计学中的因素分析法,揭示了影响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因素及其内涵,并立足于优化各影响因素和扶持自主创业,提出促进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可为我国省(市)级行政地区促进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应届本科毕业生 直接就业 影响因素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7.38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绪论11-19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一)研究背景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二、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12-14
  • (一)研究内容12
  • (二)研究方法12
  • (三)研究思路12-14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14-15
  • (一)上海高校14
  • (二)应届本科毕业生14
  • (三)就业14
  • (四)直接就业14
  • (五)就业能力14-15
  • (六)自主创业15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15-19
  • (一)国内外就业理论15-16
  • (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践16-17
  • (三)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的侧重点17-19
  • 第一章 上海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现状19-39
  • 一、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特点19-20
  • (一)人力资源层次较高19
  • (二)职业选择层次较高19
  • (三)就业行为活跃19
  • (四)相互竞争激烈19-20
  • (五)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20
  • 二、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直接就业模式20-21
  • (一)政府调控20
  • (二)市场导向20-21
  • (三)学校推荐21
  • (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21
  • 三、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基本情况21-25
  • (一)应届本科毕业生历年总数趋于稳定21-22
  • (二)应届本科毕业生中的上海生源最多22-23
  • (三)直接就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23-24
  • (四)应届本科毕业生历年直接就业率稳中有降24
  • (五)女性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直接就业状况略优24-25
  • 四、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存在问题25-34
  • (一)直接就业率不高25-27
  • (二)直接就业的地区选择呈现功利化27-29
  • (三)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毕业生难获上海户籍29-30
  • (四)在沪直接就业的单位流向分布不均30-33
  • (五)不同学科专业的直接就业情况冷热不均33-34
  • 五、上海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问题原因分析34-39
  • (一)毕业生直接就业能力不够健全34-36
  • (二)毕业生直接就业环境不够完善36-39
  • 第二章 上海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影响因素39-48
  • 一、影响因素的分析39-40
  • (一)政府39
  • (二)高校39
  • (三)用人单位39-40
  • (四)毕业生40
  • 二、影响因素的内涵40-48
  • (一)政府影响直接就业的资源配置40-43
  • (二)高校影响直接就业的能力培养43-45
  • (三)用人单位影响直接就业的市场需求45-46
  • (四)毕业生自身的主体影响因素46-48
  • 第三章 促进上海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对策48-58
  • 一、促进直接就业的意义和目标48
  • 二、通过统筹优化影响因素促进毕业生直接就业48-55
  • (一)进一步健全政府促进直接就业的资源配置体系48-50
  •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促进直接就业的能力培养机制50-51
  • (三)进一步拓展用人单位促进直接就业的市场需求51-53
  • (四)进一步提升毕业生促进自身直接就业的主观能动性53-55
  • 三、通过鼓励扶持自主创业助推毕业生直接就业55-58
  • (一)我国自主创业历程55
  • (二)毕业生自主创业对直接就业的助推作用55
  • (三)鼓励和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举措55-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明;;明确任务 抓住重点 努力做好新一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0期

2 刘铸;;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关问题研究[J];理论界;2006年08期

3 刘大为;;对“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Z1期

4 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24期

5 张浩明;;在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16期

6 朱春玲;;为高校毕业生应对就业“寒流”支招[J];新闻世界;2009年01期

7 张扬舟;郑婷;;新形势下中美两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评估体系的比较和新认识[J];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8 余嘉强;;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于法鸣;;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J];北京观察;2010年04期

10 孙玉贤;朱廷s,

本文编号:281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1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e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