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多维学术观的中美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07:11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维学术观的中美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术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研究生学术发展也直接影响国家的学术发展水平。近年来,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研究生扩招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引发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如何保证、如何培养创新性学术人才的关注。有限的教育资源,引发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的现象,突出表现在研究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受到影响,如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学位论文选题缺乏新意、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突显。美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研究生教育目标、体系和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培养人才的高质量被世界各国所公认,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效仿和学习的对象。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呢?又如何来改进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这些都是本研究关注和力求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基于博耶的多维学术观,对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并与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进行比较,希望借助美国的经验来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有所启发。本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学术观及其变迁。以多维学术观作为研究的理论视角。通过梳理美国的学术观的变迁,探究经典学术观的背景、内涵及其变迁为多维学术观的原因,多维学术观作为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新视角,其内涵及其影响。第三部分为多维学术观下美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变化。通过与经典学术观下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比较,探寻多维学术观下美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新变化。第四部分为厦门大学与哈佛大学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比较。通过选取美国哈佛大学与我国厦门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提炼出两所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的异同,挖掘他们在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方面的特点。第五部分为多维学术观视角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建议。概述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多维学术观的视角下提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建议。
【关键词】:多维学术观 硕士研究生 学术能力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25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4
  • (一) 选题依据11
  • (二) 研究背景11-14
  • (三) 研究意义14
  • 二、概念界定14-16
  • (一) 学术能力14-15
  • (二) 研究生学术能力15-16
  • 三、文献综述16-22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6-20
  • (二) 国外研究现状20-22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22
  • 四、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2-24
  • (一) 研究内容22-23
  • (二) 研究方法23-24
  • 五、论文创新之处24-25
  • 第一章 学术观及其变迁25-36
  • 一、经典学术观及其变迁25-30
  • (一) 学术观由单一到并重25-29
  • (二) 学术观由并重变迁为单一学术29-30
  • (三) 小结30
  • 二、多维学术观的产生和影响30-34
  • (一) 产生的背景30-32
  • (二) 多维学术观的内涵32-33
  • (三) 多维学术观的影响33-34
  •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观34-35
  • 四、小结35-36
  • 第二章 多维学术观下美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变化36-51
  • 一、多维学术观提出之前美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36-43
  • (一) 学术能力培养模仿欧洲传统学院式培养36
  • (二) 学术能力培养借鉴德国师徒式培养36-38
  • (三) 学术能力培养形成美国特色的学术型培养38-39
  • (四) 学术能力培养采用专业化培养方式39-41
  • (五) 学术能力培养采取协同式培养41-43
  • 二、多维学术观提出之后美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43-51
  • (一) 重视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44-46
  • (二) 重视研究生教学的学术能力的培养46-51
  • 第三章 哈佛大学与厦门大学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比较51-64
  • 一、培养目标51-52
  • 二、课程设置52-57
  • (一) 哈佛大学52-54
  • (二) 厦门大学54-57
  • 三、教学方式57-59
  • 四、科研训练59-60
  • (一) 学术论文59
  • (二) 学位论文59-60
  • 五、实践实习60-63
  • (一) 哈佛大学60-62
  • (二) 厦门大学62-63
  • 六、小结63-64
  • 第四章 多维学术观视角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问题和建议64-81
  • 一、我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64-66
  •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66-72
  •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66-68
  • (二) 培养方式机械化,师生互动不足68-69
  • (三) 科研训练形式化,训练质量整体相对较差69-70
  • (四) 培养管理体制不完善,评估机制缺乏完整性70-71
  • (五) 实践基地数量少,缺少应用的学术能力的训练71
  • (六) 教学实践虚设,忽视教学的学术能力的培养71-72
  •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建议72-81
  • (一) 设立研究生多元化的培养目标72
  • (二) 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注重学术视野的拓展72-74
  • (三) 加强探究的学术能力与应用的学术能力相融合的培养74-76
  • (四) 加强整合的学术能力与探究的学术能力相结合的培养76-78
  • (五) 推广教学学术能力培养,培养学术职业从业者78-79
  • (六)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能力评估制度,注重研究生的多元发展79-81
  • 结语81-82
  • 参考文献82-88
  • 致谢88-89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9
  • 个人简历89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9
  • 参加科研情况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玲;;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徐庆庆;;国内文科类学术型研究生学术能力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年11期

3 高磊;赵文华;;美国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启示——以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年08期

4 钱甜甜;张巍;吴卓平;;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应然与实然[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23期

5 张炼;;从开题报告看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教育文化论坛;2013年03期

6 王雪梅;;对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内涵及其发展过程的再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02期

7 包水梅;;中美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案例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年04期

8 王春玲;蒋盛楠;;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历史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赵霞;陈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年68期

10 程海霞;;欧洲高等教育学位标准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纺织教育;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岩;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过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冯晓丽;高师院校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魏航;中美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萍;贵州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D];贵州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维学术观的中美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2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1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