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专业性”的教育硕士培养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7:07

  本文关键词:基于“专业性”的教育硕士培养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专业学位教育至今有近20年的办学历程。截至目前,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教育精英。但其发展过程中还不断衍生出新的问题,关注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专业学位稳步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简言之,专业学位教育涵盖三个主要方面: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专业学位的目标与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设置等都由此决定;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就是用什么模式、方式举办专业学位,由谁来办等问题,它与举办者对专业学位之谓的认知密切相关;专业学位的管理,就是如何保证专业学位的质量,它是专业学位管理的果实,也是专业学位管理的保障。基于此认识,本文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个案,侧重研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管理,希望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序言,本部分内容包括研究依据、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四个部分。其中在文献综述里,界定及解释了本论文的核心概念。第二章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专业性’的认识维度”,分别从政策、培养目标、职业、课程、培养流程、比较等六个维度对教育硕士的“专业性”进行了具体阐释。第三章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创办过程中折射出的难题”,找寻专业学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把它作为一面镜子去解决教育硕士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部分提出了教育硕士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的四个困境——“专业”凸显之困、培养模式转型之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之困和社会声望改变之困,并对其表现做出了初步分析。第四章为“教育硕士培养管理的着力点”,基于前文试提出五个着力点,即专业学位理念管理、培养体制管理、课程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专业学位社会声誉管理。这五个着力点也是针对前文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中遇到的困难的解决方案。论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予以提炼和强调。
【关键词】:专业性(职业性)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教育 教育硕士培养 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52;G4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序言10-20
  • 一、选题依据10-12
  • (一)落实政策之需要10-11
  • (二)创新实践之需要11
  • (三)个人研究志趣11-12
  • 二、研究意义12
  • (一)理论意义12
  • (二)实践意义12
  • 三、文献综述12-19
  • (一)核心概念界定12-14
  • 1、专业学位12-13
  • 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3
  •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3-14
  • 4、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14
  • (二)相关文献综述14-19
  • 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4-16
  • 2、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6-18
  • 3、文献述评18-19
  • 四、研究方法19-20
  • 第二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之“专业性”的认识维度20-28
  • 一、专业性的政策规约20-21
  • 二、专业性的培养目标规约21
  • 三、专业性的职业规约21-22
  • 四、专业性的课程规约22-23
  • 五、专业性的培养流程规约23-25
  • (一)教学组织23-24
  • (二)教学方法24
  • (三)及时评价24-25
  • 六、专业性的比较规约25-26
  • (一)补足本科培养留下的教育科研的短板25
  • (二)彰显自己的实践特色,以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25-26
  • (三)教育科研主要是有关中小学教学“学术”类的科研26
  • 七、专业性内在规约表述示例26-28
  • (一)语言学科示例26
  • (二)数学学科示例26-27
  • (三)教育硕士各学科综合示例27-28
  • 第三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举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8-34
  • 一、“专业”凸显之困28-30
  • (一)职业迈向专业的困扰28-29
  • (二)专业服务职业的困扰29-30
  • 二、培养模式转型之困30-31
  • (一)培养队伍转型之困30
  • (二)课程体系转型之困30
  • (三)培养方式改革之困30-31
  •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之困31
  • (一)学制限制31
  • (二)实践环节的“临床性”不足31
  • (三)与“社会行业组织”无法对接31
  • 四、社会声望改变之困31-34
  • (一)学生不认可32
  • (二)家长不支持32-33
  • (三)学校、教师不积极33-34
  • 第四章 教育硕士培养管理的着力点34-43
  • 一、专业学位理念管理34-36
  • (一)教育硕士培养定位要准确34-35
  • (二)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标准要明晰35
  • (三)教育硕士培养特色管理35-36
  • 二、培养体制管理36-37
  • (一)成立新型领导小组36
  • (二)成立学科专业导师36
  • (三)成立学科专业导师组36
  • (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36
  • (五)创新管理体制36-37
  • 三、教育硕士培养中的课程与教学管理37-39
  • (一)课程管理37-39
  • (二)教学管理39
  • 四、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管理39-41
  • (一)改革教师教学评价标准40
  • (二)改革教师科研评价标准40-41
  • 五、专业学位社会声誉的管理41-43
  • (一)打造专业学位点的特色42
  • (二)专注于学术贡献42
  • (三)热心社会服务贡献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历47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47
  • 发表的学术论文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珍,邬志辉;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问题的几点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6期

2 顾明远;;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十年的思考与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张建功;刘兴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耦合培养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4 李亚平;郑易平;;新时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09期

5 张培,邬志辉;试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功能[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张振刚;许颖;;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7 孙若红;孙妍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4期

8 倪瑛;;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年32期

9 杨启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解释[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1期

10 邬志辉,戴继天,唐德先;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专业性”的教育硕士培养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5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3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