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10:0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公益组织逐渐成熟、壮大,在许多社会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虽然传统文化中也有深厚的公益理念,但是慈善事业的发展一直没有像西方社会一样形成专业化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专业的公益组织逐渐涌现出来。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公益的具体发展形式和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创新途径。“微公益”正是在这种信息化背景下,通过互联网的影响力迅速成为一种新型的公益形式。在其传播过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变革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一直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大学生微公益意识的培育对于学校教育、公益发展、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主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第一部分,首先对“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三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理论渊源,随后讨论了“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整理挖掘出目前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两个基本内容,即主体培育和环境培育,也总结出了培育的基本原则,包括示范原则、结合求实原则、激励原则。第四部分,提出了三条培育大学生微公益意识的具体对策:一是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的微公益资源;二是积极发挥高校对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引导功能;三是建立和完善有序的大学生微公益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微公益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20
  • 一、选题缘由11-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一)理论意义12-13
  • (二)现实意义13
  • 三、文献综述13-18
  • (一)“微公益”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13-15
  • (二)“微公益”社会建设价值的相关研究15-16
  • (三)“微公益”在青少年教育中应用的相关研究16-18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18-19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18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18-19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9-20
  • (一)研究思路19
  • (二)研究方法19-20
  • 第一章 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问题20-36
  • 一、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相关概念20-26
  • (一)公益的相关概念20-23
  • (二)微公益的概念23-26
  • (三)大学生微公益意识26
  • 二、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理论渊源26-32
  • (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27-28
  • (二)西方思想文化中的相关理论28-30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30-32
  • 三、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必要性32-36
  • (一)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2-33
  • (二)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3
  • (三)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完善33-34
  • (四)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34
  • (五)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34-36
  • 第二章 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36-48
  • 一、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6-42
  • (一)对大学生微公益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36-39
  • (二)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9-42
  • 二、影响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主要因素42-48
  • (一)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影响43-44
  • (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影响44-45
  • (三)学校因素对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影响45-46
  • (四)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影响46-48
  • 第三章 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及原则48-55
  • 一、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48-52
  • (一)主体培育48-50
  • (二)环境培育50-52
  • 二、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52-55
  • (一)示范原则52-53
  • (二)求实原则53-54
  • (三)激励原则54-55
  • 第四章 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对策55-61
  •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的微公益资源55-56
  • (一)加强教师的教育作用55
  • (二)拓展校园微公益平台55-56
  • (三)建设充满公益精神的校园文化56
  • 二、积极发挥高校对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的引导功能56-58
  • (一)通过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增强其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56-57
  • (二)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公益精神57
  • (三)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大学生微公益理念的形成57-58
  • (四)通过创新校园公益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热情58
  • 三、建立和完善有序的大学生微公益运行体制58-61
  • (一)完善微公益管理体制58-59
  • (二)建立微公益立法体系59-60
  • (三)健全高校微公益保障制度60-61
  • 结束语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绍峰;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2 郝贺;正确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3 杨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4 韩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带动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5 王颖辉;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6 吕绳振;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方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姚红光;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8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朱勋春;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微公益意识培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30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c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