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2:15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综合,是人们内在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幸福观是人们对于幸福问题所持态度的观念系统,是人们关于幸福目标、幸福动机、幸福手段、幸福标准、幸福效果等的看法。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认为生活的目的是为了追寻生命的终极意义,积极乐观地享受幸福人生。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的断乳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可塑性,对幸福有着独特的认识,但大多停留在感性阶段。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在新时期进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路径设计。理论上深化了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开创幸福课教育新路径,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进一步引起人们对于大学生幸福观健康发展的重视。现实中可以为高校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数据化支撑和有益参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幸福观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归纳和总结。运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调查问卷,对京鲁两地四所高校的本科生进行了调查。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大学生幸福观现状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总体幸福取向积极向上,生活满意度较高,对幸福内在关系和影响因素有正确认识。但部分大学生也存在着对幸福的认识不全面,幸福能力不足;对未来感到迷茫,不能把握当下的幸福;过分看重金钱,注重物质享受;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和内在主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家庭教养方式有误导,学校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社会大环境的不良诱导和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不健全等。积极心理学一向主张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问题,迎接挑战,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也要营造全方位的积极幸福氛围。借鉴国外开设幸福课的有关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有效开展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教育与交流相结合的对话教育,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关怀教育。集合全体教师和管理者的力量,综合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将其融入德育、智育、体育的大系统中。高校幸福课的开设要以关联幸福为核心,重点帮助学生透视幸福的真谛,让学生明白追求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要把握当下的幸福,掌握幸福的方法,进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走向幸福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当代大学生 幸福观教育 幸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3
  • 1.1 选题依据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2 文献综述13-24
  • 2.1 关于幸福观13-20
  • 2.1.1 幸福、幸福感与幸福观的界定13-15
  • 2.1.2 幸福观与“三观”的关系15-16
  • 2.1.3 幸福观的内涵16-18
  • 2.1.4 幸福观的类型18-20
  • 2.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20-22
  • 2.3 积极心理学幸福观22-24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4-25
  • 3.1 研究对象24
  • 3.2 研究方法24-25
  • 3.2.1 文献资料法24
  • 3.2.2 调查研究法24-25
  • 3.2.3 案例分析法25
  • 4 分析与讨论25-61
  • 4.1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调查与分析25-41
  • 4.1.1 调查对象25-27
  • 4.1.2 调查工具27
  • 4.1.3 调查数据与分析27-36
  • 4.1.4 典型案例分析36-37
  • 4.1.5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总体状况37-41
  • 4.2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问题分析41-48
  • 4.2.1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41-44
  • 4.2.2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的原因44-48
  • 4.3 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路径48-61
  • 4.3.1 国外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方法的分析与借鉴48-52
  • 4.3.2 将幸福观教育融入到德育、智育、体育中52-56
  • 4.3.3 以关联幸福为核心开设高校“幸福课”56-61
  • 5 结论与建议61-62
  • 5.1 结论61
  • 5.2 建议61-62
  • 6 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设想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6
  • 附录66-69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银珍;;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2 张业蕾;丁永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J];理论界;2007年02期

3 范双利;;试论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2期

4 顾土东;;大学生幸福观培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吴璇;;幸福观教育的价值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刘霞;;学生幸福观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7 关振国;;论大学生幸福观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2期

8 张静芳;;论大学生幸福观的养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8期

9 王卫东;常淑芳;;由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教育增进学生幸福的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张巧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J];中州学刊;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飞;;中小学生幸福感基本问题研究——学生的幸福观[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2 李南;张萌萌;;“自我更新”取向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婧;揭水平;;当代中国女大学生幸福观的探索性因素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鲁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之幸福观意蕴探究[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江锡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幸福观教育的研究[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6 彭文会;黄希庭;;美德幸福观: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话题[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高世乐;高世明;高兴和;高山杉;;温度经济——不得已的选择[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守晃;林启雄;施均济;;论长寿与文化[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9 张志哲;;论理学家的幸福观[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10 刘绍清;;浅谈廉洁自律[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杰;大学生的“幸福观”及思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北京青年评论家 滕朝阳;官员应有什么样的幸福观[N];南方日报;2010年

3 西南大学 徐茂华;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1年

4 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徐安琪;家庭幸福观:金钱不是幸福的象征[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周明 崔振波;清原倡导健康向上幸福观[N];辽宁日报;2011年

6 市社科联 马灿龙;树立正确“幸福观”[N];汕头日报;2011年

7 丁云婷;高安倡导科学健康向上的幸福观[N];宜春日报;2012年

8 祁东县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 尹慧;正确的幸福观是廉洁从税的“原动力”[N];衡阳日报;2012年

9 罗海涛;幸福观决定幸福感[N];大理日报(汉);2012年

10 焦炎;崇尚“最美”幸福观[N];韶关日报;2012年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45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9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