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石柱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11:08

  本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石柱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扶贫工作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全国还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打好扶贫攻坚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石柱模式”是中国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典范之一,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领导曾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并在相关会议上加以表彰,社会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石柱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扶贫开发、科技帮扶、校地合作等领域的代名词或同义语。“石柱模式”的诞生和发展,始终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科学发展观下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既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产物,又是回应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结果。本文是西南大学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校县合作的资助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全文除摘要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介绍课题的由来;二是文献综述;三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四是选题的新意预测。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科学发展观和校地合作的时代图景。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与中国现时代的结合,与生态文明的结合。产学研与地域发展下的校地合作新动向,“石柱模式”的形成背景、理论成果和科学价值。依据主要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论证。第三部分,着重介绍科学发展观与校地合作的创新关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地合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第四部分,着重介绍“石柱模式”的实践创新价值。“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石柱模式”的价值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与“石柱模式”的模式创新;“石柱模式”促进高校科学研究模式创新;“石柱模式”推动了科技扶贫的发展新模式;“石柱模式”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模式创新等现实价值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石柱模式 内涵 实践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9.2;D6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一、本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8-18
  • (一) 问题的提出8-9
  • (二) 本课题的研究综述9-14
  • 1、科学发展观的研究综述9-11
  • 2、校地合作的研究综述11-14
  • (三)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4-15
  • 1、本选题的理论意义14-15
  • 2、本选题的实践价值15
  • (四) 本选题的创新性和研究特色15-18
  • 1、本选题的创新性15-16
  • 2、本选题的研究特色16-18
  • 二、科学发展观与校地合作的时代图景18-36
  • (一)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社会发展18-22
  • 1、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18-20
  • 2、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20-21
  • 3、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时代21-22
  • (二) 产学研与地域发展下的校地合作新动向22-25
  • 1、高校科研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策源地22-23
  • 2、产学研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架构23-24
  • 3、当前校地合作的新模式24-25
  • (三) 石柱模式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成果25-36
  • 1、“石柱模式”作为校地合作的典型成果26-30
  • 2、“石柱模式”的形成、发展:从实践到理论30-33
  • 3、“石柱模式”科学内涵:核心是发展、科学是关键33-36
  • 三、科学发展观与校地合作的创新关系36-46
  • (一) 科学发展观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纲领36-41
  • 1、科学发展观理论之科学性36-38
  • 2、科学发展观实践之科学性38-39
  • 3、科学发展观方法论的科学性39-41
  • (二)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地合作创新41-46
  • 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地合作理论创新41-42
  • 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地合作实践创新42-46
  • 四、“石柱模式”的实践创新价值46-62
  • (一) “石柱模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创新46-49
  • 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石柱模式”的价值创新46-48
  •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与“石柱模式”的模式创新48-49
  • (二) “石柱模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创新49-55
  • 1、“石柱模式”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49-51
  • 2、“石柱模式”促进高校科学研究模式创新51-53
  • 3、“石柱模式”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模式创新53-55
  • (三) “石柱模式”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现实创新55-62
  • 1、“石柱模式”推动了科技扶贫的发展新模式55-57
  • 2、“石柱模式”推动了地方经济与高校教育的双向互动57-58
  • 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石柱模式”的现实意义58-62
  • 结语:“石柱模式”为科学发展观注入实践活力62-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70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及参与课题情况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佳;;探索破解“三农”难题,努力服务新农村建设——西南大学科教扶贫“石柱模式”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6期

2 荣长海;;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层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3期

3 李龙;王源渊;;“以人为本”的追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万是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文化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李新生;;浅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6 赵笑蕾;;科学发展观: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黄湘燕;;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价值[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Z1期

8 吴怀友;;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4期

9 王学俭;;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郑玉梅;蔡普民;;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社会发展理论的超越和创新[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白龙;[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靳拥军;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玉;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考察[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石柱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46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