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学分互换研究 ——以湖南省高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2 07:17
  学分互换的出现与发展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合作与分工的重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和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催化了学分互换的产生与发展。依据教育战略联盟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重视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将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打破高校之间的藩篱,构建一个完善的校际学分互换系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深远意义。湖南省高校中,随着各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方法的逐渐成熟与完善,在学分制基础上,逐步实行相邻院校间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实施学分互换,发挥高校整体优势和办学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要,成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此理念引导下,主校区都位于长沙市区的岳麓山下且在地理位置上紧紧相邻的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校依托地域优势,于2003年7月签署了岳麓山地区大学资源共享框架协议,以使三所学校的学生可以跨校选课,学分互认。这一全新的教学管理方法经过数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对相同层次高校学分互换的研究
            1.2.1.2 对不同层次高校学分互换的研究
            1.2.1.3 对世界其他国家高校学分互换的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学分互换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学分
        2.1.2 学分制
        2.1.3 学分互换
    2.2 学分互换的基本理论问题
        2.2.1 学分互换需要相应的运作体系
        2.2.2 学分互换的实施目标
        2.2.3 学分互换的根本特征
        2.2.4 学分互换的功能
        2.2.5 学分互换的教育理论基础
            2.2.5.1 教育战略联盟理论
            2.2.5.2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2.2.5.3 学习自由教育思想
    2.3 高校实施学分互换的必要性
        2.3.1 从完善大学学分制改革看实施学分互换的必要性
        2.3.2 从促进高校共同发展看实施学分互换的必要性
第3章 湖南高校应用学分互换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3.1 湖南高校应用学分互换的现状分析
        3.1.1 湖南高校学分制发展历程
        3.1.2 湖南高校学分互换探索的现状分析
    3.2 湖南高校学分互换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湖南高校实施学分互换存在的现实问题
        3.2.2 阻碍当前湖南高校学分互换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4章 促进湖南高校学分互换顺利实施的对策思考
    4.1 建立校际学分互换的管理机构
    4.2 明确不同主体在高校学分互换中的责任
        4.2.1 地区大学协调机构的责任
        4.2.2 高校在学分互换中的责任
        4.2.3 学生在学分互换中的责任
    4.3 构建湖南高校校际学分互换的良性沟通网络
    4.4 完善湖南高校学分互换的内在激励机制
        4.4.1 以市场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需要的有效激励
        4.4.2 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形成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
        4.4.3 实现高校自身完善和发展,以高水平与声望促进激励的良性循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分互换及其在湖南高校的应用访谈提纲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教园区师资互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思考和探索[J]. 王俊豪,沃健.  中国高等教育. 2008(12)
[2]学分制下学生激励与约束机制探讨[J]. 冉春芳.  现代企业教育. 2008(10)
[3]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述评[J]. 祖国霞,冯铎.  中国林业教育. 2007(06)
[4]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及其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启示[J]. 陈娟.  职业技术教育. 2007(25)
[5]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及对我国的启示[J]. 尚航.  世界教育信息. 2007(07)
[6]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及其启示[J]. 黎志华.  大学教育科学. 2007(02)
[7]欧洲博洛尼亚进程及其启示[J]. 雷炜,方永平,胡维华.  中国高等教育. 2007(06)
[8]论学分制内涵体系及其制度设计理念[J]. 吕向虹.  高教探索. 2007(02)
[9]欧洲高等教育区域背景下的学分互换制[J]. 顾玲玲.  高教论坛. 2007(02)
[10]成人高等教育学分互认探析[J]. 刘华,姜为.  继续教育研究. 2007(01)

硕士论文
[1]校际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娜.华中师范大学 2007
[2]中国高校学分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D]. 潘秀珍.广西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11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11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7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