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协整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1 20:44
  近年来,“长三角”成为国内和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区之一,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长三角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较强、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高等教育培育的人力资源大幅提升,为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经济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强劲的需求,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教育提升。 本论文对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协整理论来研究高等教育和第三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长三角两省一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对数序列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2.两省一市和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均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格兰杰原因。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对数序列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江苏省、浙江省及整个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不是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格兰杰成因。 3.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变化1%,将导致下一年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变化0.679879%;浙江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变化1%,将导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变化0.863421%;整个长...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问题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关键词界定
        (一) 长三角
        (二) 高等教育
        (三) 第三产业
        (四) 协整关系
    三、文献综述
        (一) 理论基础
        (二) 已有的研究成果
    四、论文的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数据分析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长三角高等教育概况
        (一) 上海市高等教育概况
        (二) 江苏省高等教育
        (三) 浙江省高等教育
    二、长三角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 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 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征
        (三) 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征
    三、长三角高等教育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 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强劲的需求
        (二) 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教育提升
        (三) 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科技支撑体系
第三章 高等教育与现代第三产业发展协整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二、数据呈现
    三、单位根检验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五、滞后阶数的确定
    六、模型参数估计及残差单位根检验
第四章 实证研究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第五章 问题分析与建议
    一、问题分析
        (一) 劳动力要素在服务产业中重视程度不足
        (二) 教育同构现象严重,学科建设结构性“失调”
        (三)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地区布局不合理
        (四) 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相对不足
    二、建议
        (一) 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运作机制
        (二) 大力发展符合现代服务型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
        (三) 整体加大教育投资
        (四) 以人才结构优化支撑第三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赵修渝,黄仕川.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2]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课题组.  中国统计. 2009(06)
[3]利用数学模型研究高等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 刘林,崔玉平,杜增吉.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9(03)
[4]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王军虎.  商业时代. 2008(15)
[5]高等教育对江苏省与全国经济增长率贡献的比较研究[J]. 孙士海,宋华明.  辽宁教育研究. 2008(05)
[6]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的协整研究——基于1990~2005年的数据分析[J]. 刘云忠,徐映梅.  教育与经济. 2007(04)
[7]论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J]. 陈俊生,周平,徐晓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12)
[8]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及其优化研究[J]. 杨一心,刘标,钟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9]陕西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师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10]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教育合作的比较研究[J]. 李春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02)



本文编号:3680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80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f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