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4 22:07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机会不公平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稳定,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500个有求职经历的大学生问卷调查以及对用人单位937个网络招聘信息调查发现,在企业招聘员工、政府机关考录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聘职员中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机会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户籍、性别、工作经验、形象气质、身高、健康状况、年龄、政治面貌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调查发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对求职者户籍限制频率分别为55.5%、40.8%、2.3%;对求职者性别限制频率分别为19.5%、5.2%、35.1%;对求职者工作经验限制频率分别为28.6%、43.6%、66.5%。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公平就业机会认识模糊,反应强烈,应对乏力。 本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的四个主要因素是:大学生结构性、行业性和区域性“供求过剩”、用人单位统计性歧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现有涉及公平就业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转型时期应该加强公平就业理论...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现状调查
    2.1 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问卷调查
        2.1.1 问卷编制与调查
        2.1.2 调查数据统计与小结
    2.2 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的网络招聘信息调查
        2.2.1 抽样与统计思路
        2.2.2 统计结果与小结
第3章 影响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的因素分析
    3.1 大学生局部性供求过剩
        3.1.1 结构性过剩
        3.1.2 行业性过剩
        3.1.3 区域性过剩
    3.2 用人单位统计性歧视
    3.3 用人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3.4 现有保障公平就业机会的法律缺乏可操作性
第4章 影响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通过户籍限制实施地方保护
        4.1.1 计划经济思维的延续
        4.1.2 减轻财政负担的体现
        4.1.3 促进本地就业的需要
    4.2 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实施性别限制
        4.2.1 为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拒绝女性
        4.2.2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拒绝男性
    4.2 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限制工作经验
        4.3.1 规避聘用大学生的开发成本
        4.3.2 规避聘用大学生的机会成本
        4.3.3 规避聘用大学生的风险成本
第5章 促进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的对策及建议
    5.1 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公平就业理论和法律研究
        5.1.1 加强我国大学生公平就业理论研究
        5.1.2 加强大学生公平就业法律研究
    5.2 政府: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就业机会公平
        5.2.1 行政层面:出台维护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政策
        5.2.2 经济层面:分担企业维护大学生公平就业机会成本
    5.3 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供求平衡
        5.3.1 优化专业设置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
        5.3.2 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和多元的成功观
    5.4 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就业机会公平
        5.4.1 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5.4.2 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就业观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就业促进法难止就业歧视[J]. 蔡定剑,朱永新.  教育与职业. 2009(31)
[2]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探究[J]. 刘岩.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7)
[3]大学生就业中的经验歧视问题研究[J]. 梁金刚.  劳动保障世界. 2009(06)
[4]营造公平政策环境 促进大学生就业[J]. 刘贵生.  西部金融. 2009(06)
[5]反对大学生就业歧视 促进就业公平[J]. 任争恒.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05)
[6]打破歧视框架 建立公平就业环境[J]. 张绍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12)
[7]从性别歧视的角度简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 傅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8]对劳动力市场中创建公平就业环境的探讨[J]. 高雪.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03)
[9]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公平[J]. 文学禹.  思想教育研究. 2009(02)
[10]政府应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J]. 郑功成.  党政干部文摘. 2009(02)

博士论文
[1]应得与公平[D]. 王勇鹏.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关于我国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 矫幸.吉林大学 2007
[3]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刘勇.重庆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实现路径探究[D]. 龚明.苏州大学 2009
[2]我国就业公平问题研究[D]. 盛晓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 李积萍.西北大学 2008
[4]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婧.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85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685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