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文科专业综合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4 17:12
  专业是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联系纽带,自专业产生以来,专业在分化与综合化两条轨迹上双向发展,然而过度“专业化”在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上个世纪以来大学所进行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部分缓解了传统专业教育模式下人才知识单一狭窄的问题。然而,新时期社会、科技综合趋势的加剧,使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鸿沟并没有缩小,而是越来越大。提倡文科专业综合化,是现代大学适应社会需求、培养较为全面、具备普遍适应力本科文科人才的有效途径;明确文科专业综合化概念、特点、障碍与改革措施对文科专业改革有着积极意义。当然,在现存条件下,专业综合化并不意味着对分科分专业的完全排斥,此二者各有其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所探讨的问题也主要是针对非职业技术型的综合性大学而言的。 由于篇幅和能力所限,本研究以文科专业综合化问题为核心,通过对目前大学文科专业的发展和现状的讨论,研究文科专业的趋势、特点等问题,揭示出“文科专业综合化”的本质,并提出相应的大学文科专业综合化改革的意见。论文对文科专业综合化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是问题的...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重要概念
2 文科专业综合化的演进
    2.1 上世纪大学文科专业的发展
        2.1.1 文革前文科专业的发展
        2.1.2 文革后文科专业的发展
    2.2 新世纪大学文科专业的发展
        2.2.1 文科专业政策与文科专业发展
        2.2.2 文科专业发展趋势与基本特点
3 文科专业综合化的依据
    3.1 理论依据
    3.2 实证依据
4 文科专业综合化的现状
    4.1 现状概述
    4.2 大学改革
    4.3 存在障碍
5 文科专业综合化的改革
    5.1 调整专业设置与调控制度
    5.2 大学自主创新专业发展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广东省三所重点大学文科专业综合化发展现状
    附录2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9年颁布)
    附录3 教育部近年批准专业目录外的文科专业(2009年版)
    附录4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00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总表(CIP-2000)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叉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 龚理专,章兢.  中国大学教学. 2008(10)
[2]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周根红.  东南传播. 2008(09)
[3]刍议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分类中的交叉学科设置[J]. 程妍.  高教探索. 2008(04)
[4]“通识教育”辨[J]. 唐书麟,朱晓刚.  教育评论. 2008(03)
[5]浅析跨学科交叉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 郑友益,赵宇,李婕.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9)
[6]多科性大学的文科发展战略[J]. 赵晓冬,司林波,许永锋.  河北学刊. 2007(06)
[7]按大类招生让你更轻松[J]. 张桦,李宏建.  高中生. 2007(06)
[8]论高等学校的专业[J]. 曹金元.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05)
[9]试论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J]. 刘楚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9)
[10]高校交叉学科组织模式及其特征[J]. 金薇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 阳荣威.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等院校新专业的设置研究[D]. 赵晓晓.河海大学 2007
[2]大学课程综合化研究[D]. 李茜妹.山西大学 2006
[3]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研究[D]. 李丽琴.中南大学 2005
[4]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D]. 姜艳萍.陕西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701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01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