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审视与价值重建

发布时间:2022-11-04 22:2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社会已经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意识,社会文化,价值选择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变化。而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出现不断交融,共同发展的趋势。当代大学生成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与需求,社会与国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这要求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变化。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定了高校德育的方向,是评估高校德育工作的尺度。高校德育目标设定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在新时期下,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意义和价值重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充分阅读和分析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时代审视和价值重建两个维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立论依据,理论界对高校德育目标的研究成果,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高校德育目标的涵义并对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首先论述了德育目标的具体含义,并对德育目标与德育目的两个不同又有联系,容...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四)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创新与待研究之处
        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 研究的创新之处
        3. 待研究之处
一、德育目标的涵义并对其发展过程加以审视
    (一) 德育目标的基本涵义
        1. 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内容规格
        2. 厘清德育目标与德育目的的关系
    (二)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发展历程
        1. 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蕴含在教育目标中的德育目标
        2.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二十世纪末——高校德育目标的明确与发展
        3. 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突出创新,重视对综合人才的培养
二、国际视野下对构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启示
    (一) 美国高校德育目标解析
        1. 影响美国德育目标的诸因素
        2. 美国德育目标包括的内容
    (二) 日本高校德育目标解析
        1. 日本传统德育目标以重视精神教育为特点
        2. 新世纪的德育目标重视对道德行为的培养
    (三) 对构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提供的启示
        1. 共同具有的属性
        2. 三者之间的差异
        3. 对构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启示
三、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德育目标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二) 德育目标与社会变革的要求不一致
    (三) 高校德育目标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需要
四、高校德育目标调整的理论基础和时代审视
    (一) 理论基础
        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3. 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
    (二) 时代审视
        1. 经济全球化对学校德育目标的挑战及带来的契机
        2. 处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要求
        3. 数字时代为高校德育目标提供了新媒介
        4. 低碳经济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
五、构建高校德育目标的价值维度
    (一) 基本依据
        1. 坚持德育目标的社会性与个体特征的统一
        2. 坚持德育目标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3. 坚持理想的德育目标与现实德育目标相统一,并高于现实目标的原则
    (二) 具体措施
        1.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目标
        2.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强调素质人才的培养
        3. 注重自我教育,内化德育目标,形成个体内在的道德要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新”三国高校德育目标、内容比较研究[J]. 贾仕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4)
[2]试论当前我国大学生德育目标体系建设[J]. 何卫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1)
[3]大学生德育目标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 王传玲,高宏.  黑龙江档案. 2009(06)
[4]从中美德育的差异性中探寻我国高校德育的完善之路[J]. 皇甫闪.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Z2)
[5]中日学校德育目标比较分析与启示[J]. 黄喜如.  职业教育研究. 2009(05)
[6]中西方道德教育观的比较与高校德育创新[J]. 郭维平.  教育探索. 2009(04)
[7]高校德育目标系统的定位思考[J]. 庾荣.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01)
[8]基于伦理学视角的高校德育目标的反思与重构[J]. 曹俊兴,程孝良.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9]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陈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2)
[10]经济全球化与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J]. 游龙生,陈小红.  成才之路. 2008(34)

硕士论文
[1]论建设和谐社会的高校德育目标[D]. 李晓丽.中南大学 2009
[2]试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D]. 崔勤勤.苏州大学 2008
[3]我国新时期高校德育目标研究[D]. 卫琴.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01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01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