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

发布时间:2022-11-06 12:08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负面因素,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健康成长。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片面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灌输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强化,而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人文精神等人格方面的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致使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方面表现出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和谐人格,使他们保持心理及其行为的和谐,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防止大学生陷入“人格危机”的现实任务。 本文主要由导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构成。导言主要对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做了简要介绍,并对本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述评,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正文是全文的主体,共分为三部分,每部分为一章。 第一章主要从人格、和谐人格以及大学生和谐人格等方面进行了概念考察和研究。研究认为:和谐人格是指个人自觉地、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所形成的能够进行和谐生活的相对最佳的人格;它不但包括个人自身内在心理素质的协调一致,知行统一,还包括个体外在关系上与他人、社会和自然...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人格及和谐人格的界定
    1.1 人格
        1.1.1 “人格”的词源分析
        1.1.2 人格的多学科涵义
        1.1.3 本文对人格的理解
    1.2 和谐人格
        1.2.1 和谐的内涵
        1.2.2 和谐人格的定义
    1.3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
        1.3.1 大学生个人自身的协调一致
        1.3.2 大学生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格不和谐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2.1 当代大学生人格不和谐的表现
        2.1.1 理想、信念的淡化与模糊
        2.1.2 价值取向功利化
        2.1.3 心理状态失衡
        2.1.4 人际关系失调
        2.1.5 优良道德品质缺失
    2.2 当代大学生人格不和谐的成因分析
        2.2.1 大学生自身不和谐因素的影响
        2.2.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2.2.3 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
        2.2.4 互联网络的负面作用
        2.2.5 家庭因素的负面影响
        2.2.6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第三章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
    3.1 明确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目标
        3.1.1 实现大学生内部心理的和谐
        3.1.2 实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3.1.3 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
        3.1.4 实现大学生与自然的和谐
        3.1.5 实现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2 强化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原则
        3.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2.2 坚持人格的个性发展与人格的社会性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3.2.3 坚持人格自我修养和人格外在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3.2.4 坚持和谐人格整体培养的原则
    3.3 积极探求高校在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方面的有效途径
        3.3.1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
        3.3.2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3.3.3 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奠定心理基础
        3.3.4 提升教师的人格修养水平,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树立示范效应
        3.3.5 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自我修养实现人格和谐
        3.3.6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提供广阔的舞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程度的调查与成因分析[J]. 陈平,雷树彬,高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5)
[2]转型期大学生和谐人格建设问题研究[J]. 王行靳,宋建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9)
[3]和谐人格与和谐社会[J]. 何东亮.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4]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塑造探析[J]. 周爱平.  思想教育研究. 2009(07)
[5]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德育机制分析[J]. 安世遨.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9(01)
[6]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德育机制分析[J]. 安世遨.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9 (01)
[7]试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与和谐人格[J]. 陈兰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06)
[8]试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J]. 宋志强,王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12)
[9]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期待:和谐人格[J]. 杨秀莲.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10)
[10]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人格范式及其教育[J]. 曾天德.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04)

硕士论文
[1]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D]. 刘东艳.中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03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03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