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试论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以“解放兴趣”为旨归

发布时间:2023-01-15 21:08
  科研兴趣具有规范研究行为、激发研究热情、拓展研究思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研究生个体的学术成长至关重要。根据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兴趣分为"技术兴趣""实践兴趣""解放兴趣"三个层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突出科研兴趣的价值引导,促使研究生从"技术兴趣"迈向"实践兴趣",最终生成"解放兴趣",并以"解放兴趣"为旨归,坚守理性研究,构建研学共同体,践行反思性实践。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科研兴趣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 规范研究行为,维护学术精神
    2. 激发研究热情,提升学术认同
    3. 拓展研究思维,锻造学术品性
二、“认识兴趣理论”视域下科研兴趣的价值取向
    1.“技术兴趣”下的工具主义
    2.“实践兴趣”下的交往固化
    3.“解放兴趣”下的理性反思
三、研究生“解放兴趣”的培育与养成
    1. 坚守“理性研究”
    2. 构建“研学共同体”
    3. 践行“反思性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鉴赏一定与Interesse(兴趣)无关?——论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兴趣”概念[J]. 卢春红.  哲学研究. 2019(10)
[2]论研究生自主发展及其策略选择[J]. 刘莹,郭瑞.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05)
[3]原初自然的出场——论胡塞尔对“自然”的现象学还原[J]. 韩骁.  世界哲学. 2018(06)
[4]交往行为理论的现代性反思与建构——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生存解释学之维[J]. 梅景辉.  世界哲学. 2018(04)
[5]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再生产[J]. 孙其昂,袁磊.  江苏高教. 2018(02)
[6]探索科教融合下的大学学术及学术共同体[J]. 周湘林,马海泉.  中国高校科技. 2017(10)
[7]以学术兴趣发展为核心的博士生激励策略研究[J]. 李雪,袁本涛.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4)
[8]基于模式3的大学知识生产方式变革[J]. 蒋文昭.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4)
[9]超越社群主义的群己观——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的群己之辨及其现代意义[J]. 王正.  道德与文明. 2015(06)
[10]论教师发展的本质与价值取向[J]. 张华.  教育发展研究. 2014(22)



本文编号:3731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31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