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1-25 15:46
  健康人格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是作为一种结构上和动力上趋近理想人格的良好人格模式。当前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中西文化冲突以及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使大学生的人格状况出现了各种危机和缺陷。为此国内外学者就健康人格的培养问题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使人格培养的素质教育在提倡“人格本位”的今天更加凸显出其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所在,也必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本文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精神,全文从三个部分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问题。 第一部分,关于健康人格的概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古今中外学者有关健康人格的文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健康人格的理论渊源和内涵。 第二部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试结果,分析归纳得出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五种积极人格特征和四种人格缺陷,并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第三部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途径。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原因的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出发在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方面探求了培养大学生健康人...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关于健康人格的概述
    (一) 健康人格的理论渊源
        1.中国传统的健康人格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健康人格理论
    (二) 健康人格的内涵
        1.健康人格的含义
        2.健康人格的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当代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
        1.具备广泛的兴趣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2.具备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进取心
        3.具备文明的举止和自觉的公德意识
        4.具备开阔的视野和主动的参与意识
        5.具备活跃的思维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二) 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的主要表现
        1.自我认知偏差与心理状态失衡并存
        2.情绪管理失控与处事欠缺思考并存
        3.性格敏感脆弱与抗挫能力较差并存
        4.诚信观念淡漠与价值取向功利并存
    (三) 当代大学生存在人格缺陷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制约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不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阻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3.学校对人格教育的弱化忽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4.社会中的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途径
    (一) 以教师为导向,加大人格教育的培养力度
        1.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树立人格教育的光辉典范
        2.完善教育机制从而搭建人格教育的有效平台
    (二) 以学生为主体,树立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
        1.善于学习以具备自我调适的能力
        2.勤于思考以具备理性的思维
        3.敢于创新以具备创新的能力
    (三) 以环境为依托,营造人格发展的和谐氛围
        1. 创造和睦的家庭成长环境
        2.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3.营造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四) 以实践为手段,实现知行统一的有效结合
        1.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校内实践条件
        2.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图书馆与大学生知识领域拓宽能力的培养[J]. 曹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2)
[2]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J]. 赵杰艺.  新西部(下半月). 2009(07)
[3]浅析创新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 惠林法,耿国祥.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7)
[4]批判与反思:挫折教育的内涵[J]. 惠艳艳.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7)
[5]以诚信教育提升大学生个人品德[J]. 黄小平,杜思春.  学习月刊. 2009(14)
[6]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 张昌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7)
[7]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 房超,王艳.  思想教育研究. 2009(S1)
[8]“人格本位”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适用性研究[J]. 郭增琦.  教学与管理. 2009(18)
[9]高校诚信教育的途径及实效性建设[J]. 单鹂娜,武皓.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3)
[10]论教师人格素质的塑造[J]. 张震.  当代教育科学. 2009(11)

硕士论文
[1]论大学生理想人格之构建[D]. 王欣.山东师范大学 2007
[2]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实验研究[D]. 吕文波.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 张玉芬.华中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31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31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