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2 12:35
  在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心理生态危机和教育生态危机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对“片面、畸形、机械、封闭、异化、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进行深刻反省;科学的“生态学化”和生态学的哲学化,给人们的这种反省提供了科学理论的前提,并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加快向“生态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满足高校人、高校和经济社会系统等价值主体的生态化发展需要,促进这些主体从“片面、畸形、机械、封闭、异化、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生态化的发展方式,通过优化系统性、提升生态性、创造发展的综合效益、提高发展的生态效率,使价值主体实现具有“整体涌现性”品质和“与时俱进性”品质的发展。与价值主体的不同层次相对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形态分为社会个体价值形态、社会组织价值形态和复合系统价值形态。 现代生态学认为,虽然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都有各自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但它们各自的存在和发展,又受其它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因此,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了复合系统。高校及高校思想政治...

【文章页数】:18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问题的缘起
        1.1.1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是生态危机背景下人们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1.1.2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1.1.3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是我国高校特别是巨型大学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的理论前提
        1.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1.2.2 科学发展观
        1.2.3 "生态学化"、"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化发展"
        1.2.4 组织发展与转型理论
    1.3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3.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价值的研究
        1.3.2 关于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3.3 关于我国巨型大学的研究
        1.3.4 关于高校生态化发展
    1.4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框架
        1.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的主要任务
        1.4.2 研究的主要思路
        1.4.3 主要研究方法
        1.4.4 内容的主要框架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高校
        1.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5.3 生态化发展价值
        1.5.4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本质和形态
    2.1 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生态系统视角
        2.1.1 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生态系统
        2.1.2 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生态系统的视角意义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本质
        2.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合规律性、合必然性与合目的性
        2.2.2 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合规律性"、"合必然性"的基本矛盾
        2.2.3 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合目的性"的主要矛盾
        2.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具体特性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基本形态
        2.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的个体价值形态
        2.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的组织价值形态
        2.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的复合系统价值形态
    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形态的系统性
        2.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形态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
        2.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形态系统性原理的意义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
    3.1 主体客体化的前提性因素:价值主体及价值主体需要
        3.1.1 复合系统作为价值主体产生生态化发展需要的过程分析
        3.1.2 高校作为价值主体产生生态化发展需要的过程分析
        3.1.3 高校人作为价值主体产生生态化发展需要的过程分析
    3.2 客体主体化的基础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属性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结构决定价值客体属性的产生
        3.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生态化发展的内在结构
    3.3 价值创造的关联性因素:教育主体与价值主体之间的直接同一
        3.3.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生态化发展价值主体的直接同一的含义
        3.3.2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作为生态化发展价值主体的直接同一
    3.4 价值实现的内驱力因素:动力机制
        3.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现状
        3.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要素
        3.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规律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一般规律
        4.1.1 基于整体考察角度的一般规律
        4.1.2 基于过程考察角度的一般规律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4.2.1 高校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所决定的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4.2.2 高校的本质性力量所决定的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4.2.3 高校人社会化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特殊规律
        4.3.1 "整体涌现性"品质与"与时俱进性?品质相统一的规律
        4.3.2 系统的整体性与组分的多样性相统一的规律
        4.3.3 生态位与环境系统、行动系统相统一的规律
        4.3.4 社会生态适应与社会生态责任相统一的规律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途径
    5.1 根据"整体把握"的原则,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建设
        5.1.1 整体性地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
        5.1.2 完善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5.1.3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生态化教育方式的转化
    5.2 发挥"提高认识"的功能,培育价值主体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
        5.2.1 "生态化发展"从外在的客观要求转化为高校人的内在主观需求
        5.2.2 "生态化发展"从高校人个体的需求提升为系统整体的自觉
    5.3 树立"形态统筹"的目标,提升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全面性
        5.3.1 "形态统筹"目标定位原则的内涵
        5.3.2 促进生态化发展价值个体价值形态的实现
        5.3.3 促进生态化发展价值组织价值形态的实现
        5.3.4 促进生态化发展价值复合系统价值形态的实现
    5.4 塑造"三层平衡"的状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5.4.1 树立符合生态化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
        5.4.2 提升高校人对高校本身的认同度
        5.4.3 培养高校人"外向驾驭"的科研、教学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
        5.4.4 开展社会观教育构建科学的社会认知地图
第6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
    6.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的含义与意义
        6.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的含义
        6.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的意义
    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的原则
        6.2.1 系统性原则
        6.2.2 生态性原则
        6.2.3 协同性原则
        6.2.4 行动性原则
    6.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
        6.3.1 评估指标内容的确定
        6.3.2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41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41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