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关于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自我形成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5-19 13:23

  本文关键词:关于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自我形成的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青年时期是连接成人时期的重要阶段。近年来,由于受到内外部各种环境的干扰,对于年轻人来说,安稳的度过青年时期变得越发困难。就像埃里克森所说,处于青年时期的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对于人生不知所措,陷入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境地。除此之外,处于心理发展延缓期,社会责任感缺失,拒绝履行市民义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怎样才能使处于青年时期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沿着自我形成的轨迹,从“A的自己”转变到新的“B的自己”便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柴野所提出的“人类的成长机制”可以看出,除了身体的成熟和经济的独立等传统的因素外,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形成自己的公共交际圈,并自觉地履行社会义务,与他人建立互信等因素也是构成成长机制的一部分。柴野同时也指出,要达到以上目标,则需要通过具体的经验和体验来实现。因此,相对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说,更应扩大社会实践类教育活动。而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志愿者活动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广。并且于2002年开始将志愿者活动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发展出了志愿者相关知识的课堂教学和实地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其中,2002年成立的早稻田大学平山郁夫志愿者中心便是其中一例。 虽然志愿者活动对于年轻人自我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其中森对于此类志愿者活动,提出了四个疑问,而这四个疑问对于今后志愿者活动的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根据这四个疑问,需要对志愿者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一次考察。 本文首先根据既存研究总结了志愿者活动对于年轻人自我形成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并将这些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类。分别为“自我同一性”“人际关系”“社会意识”的形成。另外,笔者通过对早稻田平山郁夫志愿者中心的项目参加者们的活动经过进行调查,证明了青年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人际关系”“社会意识”是怎么在志愿者活动中形成的,并且分析归纳了影响这三种变化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在“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方面,“外部报酬”“活动的性质”“自我认识”“共同体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共同体的相互作用”“反省机会的有无”“参加的程度”“活动的性质”等因素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变化。最后,“共同体内的相互作用”“外部报酬”“活动的性质”则会导致“人际关系”的转变。针对分析结果,本文最后从活动组织主体的选定,相关课程的开设,反省思考环节的设置等方面为今后面向年轻人的志愿者活动规划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形成 志愿者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本文编号:378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78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