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德育实效性方法论及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7 18:48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是在观照整个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提出的。因此,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应新时期社会转型的新特点、新要求。本人认为要想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和谐型人才就必须对当下我国高校德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在今天这个讲究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时代,需要人们把思考问题的角度转向自己工作的过程和实际的效果上。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不仅成为实践中亟待解决的课题,而且也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德育实效性即德育价值的实现,也是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它是通过具体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体现出来的。 本文基于德育的人文关怀,以人性理论、人的需要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依据,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德育最高诉求。融合国内外近年来在德育领域的新观点、新视角、新热点,以德育理论界的前沿热门理论如人性化、关心模式、主体间性、德育生活化等作为德育实效性系统内部有效运行的理论支撑。把当前最为缺少的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幸福观教育等放在整个德育人学视阂及德育理论多元化研究体系中来探讨当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路径。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现状
        1.3.2 国外现状
    1.4 研究价值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及难点
2 我国高校德育理论发展历程及德育现状研究
    2.1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德育理论发展历程及价值成果研究
        2.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德育理论发展历程研究
        2.1.2 取得的价值成果
    2.2 目前德育实际效果及内在原因分析
        2.2.1 目前德育实际效果概述
        2.2.2 目前德育实际效果不明显内在原因分析
3 德育实效性内涵及方法论研究
    3.1 德育实效性及机制有效运行分析
        3.1.1 德育及实效性内涵
        3.1.2 德育实效性机制内部有效运行分析
    3.2 德育实效性方法论研究
        3.2.1 人性化教育方法理论
        3.2.2 关心教育方法理论
        3.2.3 主体间性德育方法理论
        3.2.4 德育生活化方法理论
        3.2.5 非理性因素方法理论
4 方法论下的德育实效性路径研究
    4.1 公民教育
        4.1.1 公民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基础性路径
        4.1.2 公民意识培养内容
    4.2 生命教育
        4.2.1 生命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不容忽视的一个命题
        4.2.2 生命教育内容
    4.3 人格教育
        4.3.1 人格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必不可少的路径
        4.3.2 人格教育内容
    4.4 幸福观教育
        4.4.1 幸福观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4.4.2 幸福观教育内容
5 方法论及路径的综合化融合性思考
    5.1 把德育放在人学视野里提高其实效性
    5.2 把德育实效性作为一个系统有机体分析其要素的优化配置
    5.3 把德育放在多边主体互动视野里提高实效性
    5.4 方法论及路径的综合化融合性趋势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本文编号:3811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811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6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