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初期职业变动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7 02:31
  近几年,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职业变动频率很高。尽管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特性并满足自己内在需求的工作,而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却还是处在盲目地“离职—求职”状态中,艰难地摸索令自己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这些个体因为缺乏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宏观把握,因而在职场的移动中,无法形成纵向的(深度的)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模式,这样的结局,不仅是个体生涯发展的重大损失,而且也引发了企业界极大不满,给社会大系统带来混乱,同时将高等教育推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为了社会稳定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了深化地方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也为了用人单位自身发展以及人才的充分发挥和利用,本文秉着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浙江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初期的职业变动进行实证研究。 在结合相关国内外对于职业变动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认为职业变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单位因素和个体因素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影响因素在于社会导向、社会结构转型与职业变动有关系,政策变化和经济发展与职业变动有关系,高校教育与职业变动有关系;单位影响因素在于价值需要及发展前景与职业变动...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男女职业变动次数百分比示意图

图3.1男女职业变动次数百分比示意图

图3.1男女职业变动次数百分比示意图和图中可以分析出,在大学生就业初期职业稳定性上,女性高,这主要和女性的特点有关系。职业女性由于历史、社会、,其职业道路较男性将更加坎坷和充满曲折。为此,在其就业刚毕业还未结婚生子的时期,工作的选择比较谨慎,考虑的因


图3.3单位性质比较

图3.3单位性质比较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初期职业变动的实证研究从大学生毕业第一份工作和现所选工作的工作地域进行比较,从图中的各项数据可以发现,工作重心逐渐向大中城市靠拢,也就是说,工作环境或者说是生活环境对职业变动是一个正向的影响因素。个体在进行职业变动的时候,将生活环境、工作....


图34专业的比较

图34专业的比较


图3.8就业观念的比较

图3.8就业观念的比较

图3.8就业观念的比较的受调查者选择的是先就业后择业和先就业后继续深造多现在刚毕业的学生也是这样认为。我校曾对2009年,数据显示,41%的人选择先就业,后择业,40%的人。这和社会的整体情况分不开。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社会提供的岗位又跟不上大学生数量的变动,于是早成



本文编号:3975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975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f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