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以南京为例

发布时间:2024-05-25 11:49
  以大学生就业城市意向为研究问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现有人才空间迁移理论进行了补充,结合问卷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南京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城市选择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个体的主观因素对于空间选择的影响大于客观属性因素;客观上,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情况、地方熟悉度决定着其对就业城市的选择;主观上,大学生对意向城市的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影响更大,且更重视城市的发展水平、工作预期收益,以及工作、住房、户口等限制性条件。启示为:(1)需要提高人才政策的精确度和可感知度;(2)需要完善健全劳动力市场以及丰富城市功能;(3)需要发展"人本主义"规划范式。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4样本家乡城市等级与意向城市等级弦图??XX

图4样本家乡城市等级与意向城市等级弦图??XX

对我留在X城有??帮助??(1.?49?)??20.7??我在X城的人际关系较其他城市多x这对我??留在X城有帮助??(1.?49)??23.5??我认为X城对像我这样的人才的政策待遇较??其他的城市好x这对我留在X城有帮助??(1,?49)??24.8??注:X城指个体在未来最....


图6南京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注:图中椭圆形表示潜变量,矩形表示观测变量,圆圈内表示残差,单箭头表示因果关系,单向箭头上??的数字是各变量之间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图6南京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注:图中椭圆形表示潜变量,矩形表示观测变量,圆圈内表示残差,单箭头表示因果关系,单向箭头上??的数字是各变量之间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以南京为例I温光耀陈浩于涛??图6南京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注:图中椭圆形表示潜变量,矩形表示观测变量,圆圈内表示残差,单箭头表示因果关系,单向箭头上??的数字是各变量之间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模型适配度:....



本文编号:3982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982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