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新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绩效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7-03-20 11:09

  本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绩效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经费投入开始持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学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持续发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如何开展高校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审计面临的重要难题。此外,目前我国高校审计仍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对高校经常性经费的绩效审计还存在很多弊端,亟待开发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高校绩效审计方法。基于此,当前关于高校绩效审计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这也成为近阶段国内财务审计方面专家学者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论述了高校开展绩效审计的现实意义,并且针对新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绩效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了解决方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定》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了重要部署,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丰富的指导意义。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要求,适应新经济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关键一环就是着力提升我国高校的绩效审计质量。本文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以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为基础,浅析新经济时代对我国高校传统审计产生的重要影响,论述了高校开展以提供增值服务为宗旨的绩效审计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探索了构建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的主体、方法和评价指标等内容,剖析了我国高校开展绩效审计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最后提出了开展高校绩效审计的针对性措施办法。这对于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指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 高校 高等教育 绩效审计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5;F239.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9-10
  • 1.3 研究意义10-11
  • 1.4 论文研究框架11-12
  • 2 新经济时代对高校审计的影响12-16
  • 2.1 新经济时代的特征12-13
  • 2.2 新经济时代对高校审计的影响13-15
  • 2.3 新经济时代开展高校绩效审计的必要性15-16
  • 2.3.1 高校资金运行风险加大15
  • 2.3.2 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15
  • 2.3.3 社会民众关注度普遍提高15-16
  • 3 高校绩效审计概述16-29
  • 3.1 绩效审计的定义、内涵与特征16-18
  • 3.1.1 绩效审计的定义16
  • 3.1.2 绩效审计的内涵16-17
  • 3.1.3 绩效审计的特征17-18
  • 3.2 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8-19
  • 3.2.1 绩效审计的产生18
  • 3.2.2 绩效审计的发展18-19
  • 3.3 国内外高校绩效审计的基本现状19-21
  • 3.3.1 国内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19-20
  • 3.3.2 国外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20-21
  • 3.4 高校绩效审计的基本评价理论21-29
  • 3.4.1 高校绩效审计的主体机构21-22
  • 3.4.2 高校绩效审计的评价方法22-24
  • 3.4.3 高校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4-29
  • 4 我国高校绩效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29-32
  • 4.1 缺乏高校绩效审计理念和相关理论支撑29
  • 4.2 没有形成可靠的审计制度规范和标准29-30
  • 4.3 审计人员的结构配备不完善30
  • 4.4 传统财务审计工作量比重过大30
  • 4.5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严重不足30-32
  • 5 新经济时代我国高校开展审计的应对措施32-36
  • 5.1 牢固绩效审计理念,加强理论研究32
  • 5.2 完善绩效审计机构,保证审计独立性32
  • 5.3 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建立复合型审计队伍32-33
  • 5.4 探索建立绩效审计标准和指标评价体系33
  • 5.5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绩效审计软件开发33-34
  • 5.6 建立高校绩效审计问责制度34
  • 5.7 强化审计部门的服务意识34-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8
  • 致谢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梅;网络经济标志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J];山西统计;2001年03期

2 何芳川;新经济时代与人文精神[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王磊;信息化——新经济时代财富的“倍增器”[J];管理信息系统;2001年05期

4 马立艳;对企业生存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2年S1期

5 周晓农,李英;关于新经济时代统计创新的初步思考[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李江,李素萍;新经济时代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互动与对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霍晓萍,容和平;新经济时代管理人员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向凭;高原;;人力资本将成为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新资本[J];公关世界;2004年02期

9 李兆华;新经济时代会计教育的目标与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10 张政;;新经济时代下的营销创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述彭;;新经济时代的西部开发(摘要)[A];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特邀报告文集[C];2000年

2 许静;;新经济时代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3 张曙;;新世纪的企业创新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肖东胜;;新经济时代与西部开发的新机遇[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周春山;颜秉秋;刘艳艳;;新经济下城市竞争力分析——以广州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吴厚庆;;《关于企业知识管理几个关键点的探讨》[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7 武炳毅;;21世纪需要经济型人才[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8 朱咏敏;;新经济时代房地产新思维[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学术文集[C];2001年

9 汤健;;新经济时代的人才观[A];上海烟草系统2000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0年

10 张红芳;;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分析——论新经济时代价值的创造[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艳;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生存原则[N];科技日报;2001年

2 李月秀 官地矿多经公司;积极探索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N];山西政协报;2009年

3 雪慧;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特征[N];人民邮电;2000年

4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课题组;新经济时代的投资理念[N];发展导报;2000年

5 中国社科学院财贸所 凌波 博士;新经济时代:谁将没文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6 赵丹丹;谈在新经济时代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N];中煤地质报;2011年

7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徐志翰;研究新经济时代投资理念[N];中国电力报;2000年

8 武汉大学商学院 王学军;论新经济时代的员工激励[N];光明日报;2001年

9 日本企业孵化器协会特别顾问 Hirokazu Okumura;日本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孵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薛娟;“11.11购物狂欢节”开启中国新经济时代[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翔;新经济时代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策略[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2年

2 赵玉海;新经济时代支持创业的两种工具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南;新经济时代的竞争环境与共生演化型企业[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董国萍;新经济时代下的个性化设计与小众化需求[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3 叶凤琴;构建新经济时代的品牌世界[D];厦门大学;2001年

4 刘志刚;新经济时代经济报道探析[D];广西大学;2006年

5 靳海燕;新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绩效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韩宏明;新经济时代湖北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应对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7 司静波;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8 邓兴建;新经济时代的风险投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张奇;面向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刘春波;新经济下黑旅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变革[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绩效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7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