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3-22 07:07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博作为新型网络信息分享和获取平台,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和简洁的语言风格,快速融入人们的网络生活,实现了飞速发展,催生了“微时代”。其“文字短、语言尖、数量多、反应快”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勇于尝试新生事物的高校学生,成为高校学生记录生活、抒发情感、获取信息、互动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微博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微博应用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建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发挥其正能量,是适合社会发展和变革,创新学生事务管理的需求。 本文首先梳理了微博的概念,介绍了微博的基本功能,,归纳了微博的特征,总结了微博发展,尤其是中国化过程中的发展历程;其次简要概述了学生事务管理,界定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将微博应用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建构微模式的理念基础、要素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而明确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新闻中心、互动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定位以及“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全面覆盖与重点突出相结合、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建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微窗口”,搭建信息传播平台;“微态度”,搭建舆情引导平台;“微互动”,搭建公众交流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学生事务管理新模式。最后,提出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组建一支微博工作团队、建立一套微博管理制度、形成一种微博语体风格和塑造一分微博媒介素养”的运营策略,来确保“微模式”的有效运行和功能发挥。
【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微模式 微模式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5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8-9
  • 1.1.1 问题提出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 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3-15
  • 1.3.1 研究重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3.3 创新之处14-15
  • 2 微博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基本概述15-21
  • 2.1 微博基本概述15-19
  • 2.1.1 微博的界定15-16
  • 2.1.2 微博基本功能16-17
  • 2.1.3 微博特征17
  • 2.1.4 微博发展17-19
  • 2.2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基本概述19-21
  • 2.2.1 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概述19
  • 2.2.2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概念界定19-21
  • 3 建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理论支撑21-23
  • 3.1 “六度分割”理论21
  • 3.2 “场域”理论21
  • 3.3 “议程设置”理论21-23
  • 4 建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可行性分析23-29
  • 4.1 理念基础23-24
  • 4.1.1 服务学生发展23
  • 4.1.2 坚持与时俱进23-24
  • 4.2 要素基础24-26
  • 4.2.1 主体:微博受高校学生青睐使“微模式”建构成为必要24-25
  • 4.2.2 客体:微博受教育者关注使“微模式”建构成为必然25
  • 4.2.3 介体:微博自身的功能价值使“微模式”建构成为可能25-26
  • 4.2.4 环体:学生事务管理环境的变化使“微模式”建构成为必需26
  • 4.3 实践基础26-29
  • 4.3.1 学生事务管理网络化如火如荼27
  • 4.3.2 高校微博应用潮起云涌27-29
  • 5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构建和运营29-35
  • 5.1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功能定位及构建原则29-30
  • 5.1.1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功能定位29
  • 5.1.2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构建原则29-30
  • 5.2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构建30-32
  • 5.2.1 微窗口:搭建信息传播平台30-31
  • 5.2.2 微态度:搭建舆情引导平台31-32
  • 5.2.3 微互动:搭建公众交流平台32
  • 5.3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运营32-35
  • 5.3.1 组建一支微博工作团队32-33
  • 5.3.2 建立一套微博管理制度33
  • 5.3.3 形成一种微博语体风格33
  • 5.3.4 塑造一分微博媒介素养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炜恒;;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2 童文胜;张君生;;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与指导工作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3 时长江;;试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0期

4 时长江;;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5 邢国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概况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Z2期

6 张岚;林芸;;专业社会学视阈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J];中国地质教育;2007年03期

7 付文红;;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色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8 方焕香;孙莉;;浅谈高校学生事务管理[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冯培;;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转型的若干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10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鹏;曲福田;;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费筹措及中美差异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玉林师范学院 梁伟江;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注重早介入[N];中国教育报;2014年

2 田建国;《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事务管理》[N];人民日报;2009年

3 执笔人 西南石油大学 赵正文;眼前道路有经纬[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涂启智;深圳中学民主探索还需社会呼应[N];青岛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田甜;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隽同强;学生发展理论下的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4 曾少英;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形成过程及其启示[D];汕头大学;2009年

5 荆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6 梁岱;高校本科学生事务管理[D];南昌大学;2010年

7 彭姣;基于发展导向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8 王铁;新时期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司金鹏;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郝志康;系统论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微模式”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1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