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捐赠的税收激励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10:16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捐赠的税收激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促进先进生产的根本途径,教育的发展事关民族命运、国之兴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战略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注入创新思想。随着经济社会的需求增加以及对高等教育进一步重视,再加上1997年以来高校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至2012年间,普通高等学校由1020所增加至2442所;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由317万人增至2391.3万人,截止2013年8月,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 社会捐赠作为高等教育经费重要来源,对缓解高等教育经费紧张、改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性投入和高校事业收入即学杂费,社会捐赠收入在高等教育经费中占比相当低。此外,根据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社会捐赠高等教育经费为151828万元,到2011年已增长至431870万元,尽管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率,但是与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相比,社会捐赠的规模还远远不够。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等教育总经费中来自社会捐赠的比重较低;二是高等教育捐赠增长率低,且数量不稳定;三是高等教育捐赠形式单一;四是相关税收政策不完善,激励程度不足;五是只有间接捐赠才能享受税收优惠,且抵免手续繁复;六是相关配套设施和征管效率短缺。 在我国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捐赠事业的步伐的现实需求下,税收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发达国家实践证明,多年来税收政策有效地刺激了民间资本对教育的投入,极大地丰富了高等教育资金来源,保障了资金的持续增长,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研究我国税收政策的这一激励作用,对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整体脉络是“现状——问题——国际借鉴——解决办法”的一般论文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我国高等教育税收激励政策的情况,从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的现状反映出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美国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经验,指出我国可能的改进措施。据此,本文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税收激励高等捐赠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同时指出本文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与税收政策的理论研究。本部分首先介绍了高等教育捐赠的一般概念与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捐赠的外因和内因,最后阐释了税收激励高等教育捐赠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与相关税收政策的分析。本部分首先阐述了税收激励高等教育捐赠的现实需求即必要性。其次介绍了我国的现状,包括高校财务状况、高等教育捐赠规模等情况及我国当前与之相关的税收政策。最后针对现状提出目前税收政策在提高高等教育捐赠效率方面的制度缺失和问题,并进行逐一具体深入分析。 第四部分,美国高等教育捐赠相关税收政策的借鉴。本部分首先介绍美国高等教育捐赠的发展过程,然后将中美高等教育捐赠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美国税收政策中值得我国借鉴的制度优点。 第五部分,完善我国税收激励高等教育捐赠的政策建议。本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所列举的问题,参考第四部分美国相关税收政策的借鉴,对我国完善高等教育捐赠税收激励政策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设意见,包括优化高等教育捐赠的外部环境、科学规划税收激励政策、强化税收激励制度的税务管理三个大方面。 以上是本文主要内容以及行文结构的介绍。全文中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归纳总结法和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贯穿全文始末,主要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文章各部分内容进行深入总结分析,从而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比较分析法主要运用于本文三、四、五部分,即通过中美高等教育捐赠税收激励政策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捐赠事业起步较晚,无论从慈善组织的规范及管理还是相关税收政策的制定都比较薄弱,本文对高等教育捐赠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只能有限地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功的实践经验,至于是否能够大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事业的发展,还需具体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而论。对于本文中其他的不足,笔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正。
【关键词】:高等教育捐赠 税收政策 现状和问题 美国 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9.2;F812.4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1. 导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5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5-17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7-18
  • 1.3.1 研究思路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18-19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18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18-19
  • 1.5 本章小结19-20
  • 2. 高等教育捐赠与税收政策的理论研究20-28
  • 2.1 高等教育捐赠的一般概念与特征20
  • 2.2 影响高等教育捐赠的内外在因素20-24
  • 2.2.1 影响慈善捐赠的内在因素21
  • 2.2.2 影响慈善捐赠的外在因素21-24
  • 2.3 税收激励高等教育捐赠发展的理论基础24-26
  • 2.3.1 帕累托最优理论24-25
  • 2.3.2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25
  • 2.3.3 福利经济学理论25-26
  • 2.4 本章小结26-28
  • 3. 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与相关税收政策的分析28-42
  • 3.1 税收激励教育捐赠的现实需求28-30
  • 3.2 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与相关税收政策的现状30-37
  • 3.2.1 我国高校财务状况分析30-34
  • 3.2.2 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现状34-35
  • 3.2.3 我国现行的税收激励政策35-37
  • 3.3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捐赠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37-40
  • 3.4 本章小结40-42
  • 4.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相关税收政策的借鉴42-51
  • 4.1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事业的发展42-43
  • 4.2 中美高等教育接受捐赠现状比较43-46
  • 4.2.1 中美高等教育接受捐赠来源比较44-45
  • 4.2.2 中美高等教育接受捐赠规模比较45
  • 4.2.3 中美高等教育接受捐赠形式比较45-46
  • 4.3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税收激励制度46-49
  • 4.3.1 实物捐赠税前扣除46-47
  • 4.3.2 个人所得捐赠扣除47
  • 4.3.3 企业所得捐赠扣除47-48
  • 4.3.4 征收遗产税48
  • 4.3.5 直接捐赠的税前扣除48
  • 4.3.6 简化的税收减免程序48-49
  • 4.4 本章小结49-51
  • 5. 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51-59
  • 5.1 优化高等教育捐赠的外部环境51-53
  • 5.1.1 完善高等教育捐赠相关立法51-52
  • 5.1.2 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52-53
  • 5.2 科学规划税收激励制度53-55
  • 5.2.1 完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53-54
  • 5.2.2 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54-55
  • 5.2.3 完善其它相关税收激励制度55
  • 5.3 强化税收激励制度的税务管理55-57
  • 5.3.1 优化高等教育捐赠税收减免过程55-56
  • 5.3.2 提升税收征管水平56-57
  • 5.4 本章小结57-59
  • 参考文献59-61
  • 后记61-62
  • 致谢62-63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美东;;个人慈善捐赠的税收激励分析与政策思考[J];当代财经;2008年07期

2 金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与政府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3 黄黎玲;;社会公益捐赠的道德属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3年04期

4 王峰;;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6期

5 张玉刚;;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捐赠的财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3期

6 周保利;刘国学;;美国大学教育捐赠制度的特点[J];教育与经济;2009年01期

7 郭健;张继华;;高校社会捐赠税收激励研究——以美国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1年04期

8 秦素粉;;中美高校社会捐赠的差异性分析及启示[J];教书育人;2009年36期

9 蒲少龙;诚然;申莘;;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增长趋势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年03期

10 谢珊珊;;论高等教育捐赠所得税税收立法[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捐赠的税收激励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0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