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03 12:17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从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实行时至今日,,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稳定发展的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但是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在经济发展中面临到许多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决定实行的一种新的学位。在此学位实行的前期,招收的对象主要以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为主,2009年国家教育部推出一项决议,“增加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覆盖面,增加应届本科毕业的的名额,进而推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的快速发展”。运动训练领域作为体育硕士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未来实践训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山东省五所招收体育硕士运动训练领域的课程设置进行有针对的分析,旨在为学位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山东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得出影响课程设置合理性的因素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同时通过开展可行性的实践活动,为更好地解决运动训练领域教学特色不够突出、前沿知识较少、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途径,并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进一步揭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中的运动训练领域的发展趋势。 提出相应的对策: 1.在课程改革中要注意把培养目标作为指导一切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比例的合理性。 2.革新课程知识,努力体现出课程的时代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课程的质量。 3.要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中心,使学生学会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更加突出培养方式的特点,与其它学位模式的培养方式有显著的区别,真正体现出专业学位教育的优点。
【关键词】:运动训练 全日制 体育硕士 课程设置 现状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3;G808.1-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18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选题意义11-13
  • 1.2.1 有利于促进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体育行业的全面发展11-12
  • 1.2.2 有利于提高专业体育硕士的实践能力和运动训练领域人才的学术能力12
  • 1.2.3 有利于提高各基层运动训练单位的训练成绩,实现全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为全民健身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12-13
  • 1.3 文献综述13-18
  • 1.3.1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13-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3.3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8-20
  • 2.1 研究对象18
  • 2.2 研究方法18-20
  • 2.2.1 文献资料法18
  • 2.2.2 问卷调查法18-19
  • 2.2.3 数理统计法19
  • 2.2.4 逻辑归纳法19-20
  • 2.2.5 专家访谈法20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0-39
  • 3.1 国家对全日制专业体育硕士运动训练领域的总体要求20-22
  • 3.2 山东省五所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对比22-28
  • 3.2.1 五所高校体育院系的运动训练体育硕士的学分、学时的设置23-24
  • 3.2.2 五所高校体育硕士运动训练领域的课程体系结构24-26
  • 3.2.3 课程设置内容具体情况的分析26-28
  • 3.3 对全日制体育硕士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调查与分析28-32
  • 3.3.1 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态度28-29
  • 3.3.2 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的特征29-30
  • 3.3.3 对运动训练专业尖端知识课程和学科之间错综交叉学习情况的分析30-31
  • 3.3.4 对全日制专业体育硕士运动训练领域操作术科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31-32
  • 3.4 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课当前形势的分析32-36
  • 3.4.1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实践的方式33-34
  • 3.4.2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研究生实践过程的质量监督34-35
  • 3.4.3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研究生资助情况的调查35-36
  • 3.5 个案分析36-39
  • 3.5.1 山东体育学院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培养方案分析36-38
  • 3.5.2 曲阜师范大学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培养方案分析38-39
  • 4 结论与建议39-42
  • 4.1 结论39-40
  • 4.1.1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获得学习资源更难39
  • 4.1.2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培养目标与课程的相关度不高39-40
  • 4.1.3 实践性课程的形式比较单一40
  • 4.1.4 工具类课程所占比重有所提高40
  • 4.2 建议40-42
  • 4.2.1 学校应给予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优质的学习资源40
  • 4.2.2 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切实与培养目标相结合40-41
  • 4.2.3 不断提高实践性课程的质量,丰富实践课程的形式41
  • 4.2.4 推进校内校外联合培养课程的设置以及“双导师”制度的发展41-42
  • 参考文献42-46
  • 附录一46-50
  • 附录二50-53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鸣,王伯华,陈烽;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熊蜀蓉;;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3 陈云萍;杨晓明;;德国、美国与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6年05期

4 张建功;张振刚;;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5 曹丽丽;李庆有;;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1年04期

6 魏德样;;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张建华;李娜;;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9期

8 李淑红;;从拉夫堡大学体育硕士项目看英国体育硕士培养[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2期

9 李静;;全日制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30期

10 杨军伟;李卫东;;新形势下中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分析[J];学理论;2010年2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会利;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现状的剖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马光;全日制体育硕士体育教学领域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继超;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陶成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术技能培养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丽;我国体育院校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现状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6 唐云霞;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韩桂芝;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君;首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4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d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