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首都市属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20:04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首都市属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出现了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学生个体差异增大的新情况,必然要求高校做出相应调整以应对这一新局面。尤其是高校的学风,如何在大众化阶段保证教育质量,体现教育公平,是我国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和体现大学精神实质的重要载体,学风建设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己成为国家高度重视,学界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大众化阶段,学风建设仍然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学风建设状况可以体现出高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水平,优良学风对提升高校地位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内容,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校的健康长远发展。对于当下中国高校而言,如何建设优良学风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21世纪刚刚过去的十几年为时间背景,以社会、学校和学生对高校学风的评价为现实背景,以针对首都市属高校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依托,对高校学风的诸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今后的高校学风建设,尤其是首都市属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对数据资料的采集分析,对访谈结果的梳理,总结现阶段大学生特点,掌握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揭示学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学风的诸种因素,剖析学风问题根源,提出致力于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四位一体的学风建设思路。最后,以北方工业大学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为蓝本,提出大众化阶段首都市属高校学风建设的若干思路,为同层次兄弟院校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首都高校 学风建设 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3
  • 1.1 研究由来8-9
  • 1.2 研究概况9-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3.1 问卷调查法12
  • 1.3.2 访谈法12-13
  • 1.4 研究意义13
  • 2. 大众化阶段首都市属高校学风状况及特点13-20
  • 2.1 高校学风的内涵与外延14-15
  • 2.2 学风状况调查15-17
  • 2.2.1 社会评价15-16
  • 2.2.2 校方评价16
  • 2.2.3 学生评价16-17
  • 2.3 学风呈现的特点17-20
  • 2.3.1 学习动力复杂化17-18
  • 2.3.2 学习内容多样化18-19
  • 2.3.3 学习形式交互化19-20
  • 2.3.4 评估形式多元化20
  • 3. 影响首都市属高校学风的因素及问题分析20-28
  • 3.1 影响高校学风的外部因素21-23
  • 3.1.1 社会因素21-22
  • 3.1.2 家庭因素22-23
  • 3.2 影响高校学风的内部因素23-24
  • 3.2.1 学校因素23
  • 3.2.2 自身因素23-24
  • 3.3 当前学风的问题表现及根源分析24-28
  • 3.3.1 当前学风的问题表现24-26
  • 3.3.2 学风问题的根源分析26-28
  • 4. 大众化阶段加强首都市属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28-36
  • 4.1 强化学校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29-33
  • 4.1.1 创新培养模式29-30
  • 4.1.2 重视育人环境30-31
  • 4.1.3 强化师资队伍31-32
  • 4.1.4 完善成才服务32-33
  • 4.2 共同搭建通畅的各方协作平台33-36
  • 4.2.1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4-35
  • 4.2.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35
  • 4.2.3 树立自觉的学习意识35-36
  • 5. 首都市属高校学风建设新实践——以北方工业大学为例36-44
  • 5.1 坚持“一个理念”37-39
  • 5.1.1 教学以学生为本37-38
  • 5.1.2 校园建设以学生为本38-39
  • 5.2 抓住“两个群体”39-40
  • 5.2.1 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39
  • 5.2.2 培养学生骨干力量39-40
  • 5.3 发挥“三方积极性”40-42
  • 5.3.1 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40-41
  • 5.3.2 调动教师育人积极性41
  • 5.3.3 加强管理者管理积极性41-42
  • 5.4 落实“四用原则”42-44
  • 5.4.1 用制度规范学生42
  • 5.4.2 用爱心关心学生42
  • 5.4.3 用责任帮助学生42-43
  • 5.4.4 用活动锻炼学生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48-54
  • 附录1:调查问卷48-53
  • 附录2:访谈提纲53-54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飞;;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张常年;尹天光;;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0年Z1期

3 唐耀华,胡小坤;从学生实际出发,搞好学风建设[J];高教论坛;2004年01期

4 李芹;薛阳;;由中英工科教学体制中几点不同谈学风建设[J];高教论坛;2011年01期

5 张加强;陈家作;侯志强;;大学生学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硅谷;2008年02期

6 甘寿国;;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9年06期

7 项进;谷薇;;构建“1234”模式 助推学风建设[J];北京教育(德育);2014年02期

8 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9 郝雅翰;;再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2期

10 周贤君;;高校学风建设的制度思考与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首都市属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9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