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06:07

  本文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兼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价值的重大课题,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在我国,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是体操教育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体操事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批研究生的涌现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体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这对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开始招收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目前共10届学生,因而对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这不仅关系着体操硕士研究的培养质量,也关系着今后本校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整和确立。 本研究分别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科研能力和就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云南师范大学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不足,就如何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推进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好的开展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提高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实力,促进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进步,以期为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合理的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基本构想。 本研究表明:在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具有以下特点:目前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仍以单一化的培养模式为主;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仍以单一导师制为主;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完善;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本科雷同,教学模式较单一;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与体操毫无关系的现象等是制约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提出了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1.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结合学科发展动态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要求和反馈意见,结合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制定出符合体操专业特点的体操硕士研究生的具体的培养目标,从而保证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而不是盲目的与其他专业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雷;2.建议实行导师组联合培养机制,制定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明确导师责任并为导师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3.在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体操发展的现状来设置体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操作性和时代性,要敢于创新和突破;4.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中,需要确定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之间衔接的问题,明确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地位和功能。任课教师应该注重授课方式的多样化,改进授课方式;5.对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参加科研实践做出合理的硬性规定,保证体操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及学术交流活动的数量;6.在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设立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是保证体操硕士研究生长期稳定的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 体操方向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3;G831.3-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1章 前言9-26
  • 1.1 选题背景9-10
  • 1.2 选题依据10-12
  • 1.2.1 适应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需要10
  • 1.2.2 体操自身发展的需要10-11
  • 1.2.3 满足社会供求关系的需要11
  • 1.2.4 适应体操课程改革的需要11-12
  • 1.3 研究意义12-13
  • 1.3.1 理论意义12
  • 1.3.2 实践意义12-13
  • 1.4 研究综述13-26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6
  • 1.4.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6-26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6-29
  • 2.1 研究对象26
  • 2.2 研究方法26-29
  • 2.2.1 文献资料法26
  • 2.2.2 访谈法26
  • 2.2.3 问卷调查法26-28
  • 2.2.4 逻辑分析法28
  • 2.2.5 数理统计法28-29
  • 第3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29-50
  • 3.1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样本基本情况分析29-33
  • 3.1.1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生源基本情况分析29-32
  • 3.1.2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体操运动员等级情况分析32
  • 3.1.3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体操裁判等级情况分析32
  • 3.1.4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情况分析32-33
  • 3.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分析33-35
  • 3.3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分析35-36
  • 3.4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分析36-42
  • 3.4.1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基本情况分析39
  • 3.4.2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基本情况分析39-42
  • 3.5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教材情况分析42-43
  • 3.6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分析43-45
  • 3.7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实践情况的分析45-46
  • 3.8 历届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46-50
  • 第4章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基本构想50-63
  • 4.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52-54
  • 4.1.1 思想政治目标52-53
  • 4.1.2 专业素质目标53
  • 4.1.3 细化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格53-54
  • 4.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54-61
  • 4.2.1 建立完备的课程体系54-56
  • 4.2.2 合理规划课程教学56-58
  • 4.2.3 精心选取与编写教材58
  • 4.2.4 授课方式多样化58-59
  • 4.2.5 建设高素质的导师队伍59
  • 4.2.6 科研、学术活动多元化59-60
  • 4.2.7 健全管理体制60-61
  • 4.3 云南师范大学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61-63
  • 4.3.1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指标61-62
  • 4.3.2 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指标的实施62-63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63-66
  • 5.1 结论63-64
  • 5.2 建议64-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 A69-72
  • 附录 B72-73
  • 附录 C73-74
  • 附录 D74-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75-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隗金水,邹亮畴,黄志玲,许纯英;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相关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俊;;导师组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推广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3 马淑艳;赵罡;;导师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J];教书育人;2010年21期

4 程文广;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孙庆祝,孙晋海,赵先卿,孙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刘丽琳,刘德彰,高德平;研究生教学督导制度及其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5期

7 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5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a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