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的实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4:25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的实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大学已经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进入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城不是大学之间简单的地域组合,而是大学之间有机组合的整体,并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在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知识经济时代,关注大学城功能的研究体现教育、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其中对于大学城经济功能的研究是大学城功能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大学城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也要关注大学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注大学城经济功能及其实现。本研究试图丰富和完善大学城功能研究的相关理论,寻找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的新路径,促进大学城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具体研究如下:第一部分,对大学城经济功能进行了理论解析。从概念的界定、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理论基础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明确了大学城经济功能的概念,分析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对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存在形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依据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对于教育功能的划分维度从作用对象、呈现形式、作用方向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的不同存在形态。从作用对象分为直接经济功能与间接经济功能;从呈现形式分为显性经济功能与隐性经济功能;从作用方向分为正向经济功能与负向经济功能。第三部分,对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内部影响因素包括大学城规模、结构、效益对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的影响;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府、企业、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区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的影响。第四部分,对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的实现进行了分析。运用教育功能实现基本理论对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尊重规律是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取向的正确选择,协调发展是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行动转化应遵循的原则,机制创新是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结果产生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城 经济功能 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9.2
【目录】:
  • 中文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第一章 绪论13-20
  • 1.1 研究背景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文献研究综述14-19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5-19
  • 1.4 研究内容19
  • 1.5 研究方法19-20
  • 第二章 大学城经济功能的理论解析20-27
  • 2.1 相关概念界定20-21
  • 2.1.1 大学城20
  • 2.1.2 大学城经济功能20-21
  • 2.1.3 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21
  • 2.2 相关概念辨析21-25
  • 2.2.1 教育经济功能与大学城经济功能22-23
  • 2.2.2 高等教育经济功能与大学城经济功能23-24
  • 2.2.3 大学城结构与大学城经济功能24-25
  • 2.3 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的理论基础25-27
  • 第三章 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存在形态的分析27-33
  • 3.1 作用对象方面27-28
  • 3.1.1 直接经济功能27
  • 3.1.2 间接经济功能27-28
  • 3.2 作用呈现形式方面28-31
  • 3.2.1 显性经济功能28-29
  • 3.2.2 隐性经济功能29-31
  • 3.3 作用方向方面31-33
  • 3.3.1 正向经济功能32
  • 3.3.2 负向经济功能32-33
  • 第四章 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影响因素分析33-39
  • 4.1 内部影响因素33-36
  • 4.1.1 我国大学城结构的影响33-34
  • 4.1.2 我国大学城规模的影响34-36
  • 4.1.3 我国大学城效益的影响36
  • 4.2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36-39
  • 4.2.1 政府和企业的影响36-37
  • 4.2.2 高科技园区工和工业园区的影响37-38
  • 4.2.3 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38-39
  • 第五章 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实现路径分析39-52
  • 5.1 大学城经济功能取向的选择—尊重规律39-44
  • 5.1.1 知识经济三化规律39-43
  • 5.1.2 尊重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规律43-44
  • 5.1.3 尊重适度规模发展规律44
  • 5.2 大学城经济功能行动转化的原则—协调发展44-47
  • 5.2.1 大学城内部各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45-46
  • 5.2.2 大学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46-47
  • 5.2.3 大学城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之间的协调47
  • 5.3 大学城经济功能结果产生的关键—机制创新47-52
  • 5.3.1 利益协调机制创新47-49
  • 5.3.2 平台机制创新49-50
  • 5.3.3 网络机制创新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61-62
  • 承诺书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莉;毛祖桓;;我国大学城建设中的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2期

2 陈红梅;方淑芬;;大学城的聚集经济效应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何心展;大学城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4 丁小浩,陈良q;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城经济功能的实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0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8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