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广东省五所高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比较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2 18:02

  本文关键词:广东省五所高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比较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概述 自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不仅明确了办学方向,而且医学专业的设置也更为健全,学制愈加趋于合理,办学模式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也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连续统一体高等教育体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由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医务人员难以满足当前“生物--环境-社会--心理-工程医学”新模式下的社会需要。随着新医学模式转变的还有医学观念的转变,由“以患者为中心”转换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理念。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人口的迅速增长与老龄化,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等使得世界范围的医学课程模式的彻底演变,种种严峻的形势向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因此,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中,提出了要“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观”和“实施模式转变,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为了尽快适应卫生环境的变化,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函待改革。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且发展最快的省份,人口密集,生活节奏较快,经济与科技的腾飞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对医学人才、 医疗环境和就医质量发起了挑战。在响应我党在十八大中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广东省内医学人才的主要培养院校先后进行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医学教育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绩。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 本文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归纳梳理国内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现状为理论铺垫,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对广东省内五所医学人才主要培养院校进行理论及实践上的访谈和调查,分析该五所院校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来探讨影响各校改革步伐的共性及个性上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2.研究目的 2.1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三个方面了解广东省五所医学人才培养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展情况及个体特色。 2.2分析五所医学人才培养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 2.3针对五所医学人才培养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共性及个性影响因素给出建设性建议及对策。 3.研究意义 纵观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向西方及港台的医学教育体系进行借鉴成了当前的首要途径。然而在宏观层面,不同的国家及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理念和社会形势注定会对各自的人才培养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微观层面,不同地域及不同历史背景的高校情况也会对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在各校的实践中出现差异性问题。因此,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我国仍需坚持走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 而从广东省,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着手,对省内五所重点医学人才培养单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给出共性和个性的建议,这对于广东省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4.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内五所开设医学相关专业的主要医学人才培养院校—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为研究范围,以每所院校的2009级临床五年制学生以及活跃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为研究对象。该五所院校既包括了国家211工程院校,又有国家重点大学及普通院校。既有隶属于教育部的公立大学,又有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以及教育部、广东省及某基金会三方共办的高等院校。 5.研究方法 5.1文献研究法:本次研究的文献分析围绕主题,从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方法及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对五所目标院校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研读以了解当前省内主要医学人才培养单位的医学教育改革情况,为后期的半结构化访谈及问卷设计作重要理论支持与铺垫。 5.2半结构化访谈法:根据前期文献研究所梳理的五所院校教学改革基本情况,制定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向其中两所高校的部分师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在访谈过程中了解两校师生对当前各校医学教学现状的认识,并为之后的调查问卷撰写提供素材和参考。 5.3问卷调查法:围绕研究目的对五所目标院校的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调查进行问卷设计,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出发,针对师生对当前各校的医学教学情况的认识、满意度、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为便于后期的归纳与比较,特将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进行分别设计,其中既有交叉性又具有差异性。学生问卷题目14道,单选9题,多选5题;教师问卷19题,单选13题,多选6题。 5.4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7.0及EXCEL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回收的师生问卷进行处理,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对调查表和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P值等相关统计方法确保所得数据满足先期的调查设计需要。 5.5归纳法和比较法:将归纳法和比较法结合使用,对统计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比较五所院校在医学教育改革情况进行比较,对影响各校教学改革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因素。 6.研究结果 6.1了解到广东省五所医学人才主要培养院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得到五所高校师生的反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得出汕头大学的师生对当前本校的医学教学现状满意度最高。同时得出五所院校的师生对在各校开展医学教育改革必要性的态度较为一致,认为较有必要在各校开展施行。 6.2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及问卷调查得出当前影响五所院校教学改革个的主要因素集中在“各校的自身情况(历史背景、规模级别、学生组成、经费支持等),教材及教学资源的配套程度,教师对新模式下的教学方法的驾驭能力及师生对新模式、新方法及新课程设置的兴趣程度”等几个方面。 6.3通过文献分析及问卷调查,得出五所高校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7.研究结论 7.1通过研究得出在五所目标院校开展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必要性。 7.2五所目标院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施行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共性因素及个性因素。其中共性因素主要来源于教师及学生对新模式的兴趣程度、教学资源及教材的配套程度、教师对新教学方法的掌握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而个性因素则来自于五所研究院校自身的历史背景、院校规模、学生构成、建设经费来源等方面。 7.3各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医学教育改革引起足够重视。将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及课程设置向现代医学教育模式进行逐步过渡,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规模及改革能力有限的院校可采取与其他医学人才培养院校联合改革的形式,交流改革思路,借鉴好的改革路径和方案。对于规模较大、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储备丰厚的院校,应加大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做到全面深入的推行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交叉整合课程设置的应用,尽快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和环境,完善新模式下的教师培训体系,尽早使授课教师具备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的能力。同时,要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听取学生对新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反馈,从而不断改善和修正教学过程。另外,还需要更多的向英美及港澳医学教育模式较成熟的院校借鉴经验,进而建设一套适用于本校的考评制度及评价体系,以便于更科学的掌握教学改革效果。对于在教学改革道路上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的院校,应不断在改革中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要结合已有资源更好的建设和完善新教育模式下的教学体系,对于配套教材的编撰和设计应更具有使用价值,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做到与教育部所规定的教学大纲衔接自如,避免出现遗漏或重复。 8.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8.1实践性: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前人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角度对我国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趋势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研究的课题来源于教学实践然后与相关的文献理论结合梳理,最后在通过访谈及问卷研究回归到实践。因此,对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8.2创新性:在文献搜集的过程中了解到,当前尚未发现有立足于广东本省的医学教育研究论著,大多都是以个别院校或医学人才培养单位为例对当前自身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或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原因。本文以广东省五所医学人才主要培养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广东省的医学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并结合五所院校的自身特点给出了改革对策,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广东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R-4
【目录】:
  • 摘要3-8
  • ABSTRACT8-18
  • 第一章 概论18-26
  • 1.1 研究背景18-19
  • 1.2 研究现状19-24
  • 1.3 研究意义24-25
  • 1.4 技术路线25-26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6-31
  • 2.1 研究目的26
  • 2.2 研究对象26-27
  • 2.3 研究内容27
  • 2.4 研究方法27-31
  • 第三章 研究结果31-54
  • 3.1 文献研究结果综合分析31-35
  • 3.2 半结构化访谈结果35-38
  • 3.3 问卷调查结果38-54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54-63
  • 4.1 五所高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施行的影响因素分析54-59
  • 4.2 五所高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施行建议及对策59-63
  • 全文总结63-65
  • 参考文献65-68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68-69
  • 附录一69-71
  • 附录二71-75
  • 附录三75-79
  • 附录四79-85
  • 致谢85-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少燕;杨棉华;蔡琮;;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年02期

2 王革非;李康生;辛岗;苏芸;申延琴;杨棉华;;医学微生物学PBL教学中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12期

3 李兆松;王忠彦;吕海波;;试论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5年02期

4 郑少燕;谭海珠;蔡琮;杨棉华;;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6年03期

5 冯逵;;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6期

6 陈自强;孙梯业;徐迪雄;陈燕凌;郭海涛;彭霞;;浅谈PBL教学法在我国的可行性[J];西南国防医药;2006年04期

7 郑少燕;杨棉华;蔡琮;;实施综合化课程改革 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2期

8 刘治民;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结构模式现状初探[J];医学教育;2002年05期

9 席焕久,秦书俭,李红玉,高书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改革研究[J];医学教育;2003年05期

10 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广东省五所高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比较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20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5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